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王鐘的
高達88米,耗資8600多萬元,近日,貴州劍河縣的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引發關注。有網友質疑該雕塑系當地政府斥巨資打造的“形象工程”。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回應,近三年來將所有資金都用于突擊脫貧攻堅的工作中,原計劃建設的仰阿莎雕塑的一些附屬設施中途已暫停建設。
2017年4月22日,航拍安裝完成的“仰阿莎”雕像。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據報道,該雕塑建成于2017年7月,而劍河縣在2020年3月才退出貧困縣序列。換言之,該縣在脫貧攻堅任務尚未完成、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依然強力推進仰阿莎雕塑的建設。此前,劍河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陸顯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劍河溫泉城核心區一期景區工程總投資約12億元。據當地最新回應,該雕塑項目沒有使用國家扶貧資金。而即便如此,這筆巨額投資對劍河這座剛剛摘帽的地方來說也無疑是“天文數字”。
當然,如果說包括仰阿莎雕塑在內的景區建設,真的能夠改變當地人民的生活,為地方旅游業轉型升級找到突破口,那么花這筆錢也算“值”。然而,當地除了公開宣傳2017年景區開始營業后三個月的收入情況外,此后景區盈利情況并不明確。更何況,吸引游客前往劍河的主要是當地的溫泉項目,恐怕很少人會因為一座雕塑而專程前往旅行。
要回答仰阿莎雕塑該不該建、是不是形象工程的問題,不光要算一筆經濟賬,更要準確評估其藝術價值。根據介紹,仰阿莎的故事發源于劍河縣,當地如果為了弘揚鄉土文化、傳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圍繞仰阿莎修建相關設施并無不可。但是,從外界評價看,如此龐大的仰阿莎雕塑從建成起就面臨著爭議。
雕塑是城市審美的濃縮,很多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代表性雕塑,有的雕塑甚至成為城市的名片。比如,丹麥哥本哈根海濱的小美人魚銅像,基于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創作,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歷史流變,已經是丹麥的象征。盡管我國缺乏城市雕塑的文化傳統,但在上海、廣州等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城市,也留下了許多體現地方特色、融入當地居民文化記憶的街頭雕塑。
無論如何,雕塑是否美觀,是否恰當地傳遞了當地文化,絕不是看雕塑規模的大小。然而,一些地方在修建城市雕塑等城市文化地標時,一味以“大”為追求。此前,住建部就通報了一批違規建設的文化地標,99.9米高水司樓、57.3米高關公雕像赫然在列。為此,今年9月,住建部發布《關于加強大型城市雕塑建設管理的通知》,明確要加強雕塑的管控、管理和審查,嚴格控制建設高度超過30米或寬度超過45米的大型雕塑。盡管劍河仰阿莎雕塑建于住建部規定下達之前,但也應該對照要求,進行深刻反思。
作為城市的文化地標,城市雕塑不僅要融入當地的地理環境,還要做到神形兼備。以“大”著稱的仰阿莎雕塑,非但沒有仰阿莎應有的柔美和細膩,還因為破壞了當地原本的地貌,給人帶來突兀之感。更何況,大而無當的巨型雕塑,也可能“喧賓奪主”,讓人忽視當地真正的旅游特色。
貴州自然景觀豐富,少數民族文化多彩紛呈,旅游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既然當地希望通過發展旅游業帶領民眾致富,那么就更應該深耕景區文化建設,改善景區服務,抓住當代游客的心理。耗費巨資建設一座仰阿莎雕塑,也許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外部獵奇的目光,但難以真正讓游客產生打動人心的旅游體驗,甚至徒增笑料,對地方形象難免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