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字濃縮中國的2020年,會是什么?官方日前給出了答案——“民”。
人民至上、全民戰“疫”、改善民生、民法典……“民”字成為國內年度漢字當之無愧。
而透過這個“民”字,我們亦可以洞悉背后的法治力量。過去一年,中國一如往常,以立法護衛民眾的醫、食、住、行。
“醫”。公共衛生領域的立法是中國立法機關近年工作的重點。尤其是在新冠肺炎侵襲的20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不僅在戰“疫”第一時間立法,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還制定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著重對公共衛生領域的30件法律進行修改,以彌補現行法律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空白、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歷史上首次制定專項立法計劃,足見公共衛生領域立法分量之重。目前,動物防疫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已經進入審議程序,傳染病防治法修改將于明年提上日程,全新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也將于明年制定。
經此一疫,查漏補缺,護衛民眾健康的法律將更牢固、更有效。
“食”。2020年有關民眾“舌尖安全”的立法,既著眼當下又關照長遠。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對違反前款規定的行為,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加重處罰。”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疫情防控初期制定的有關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決定,被認為是防止“病從口入”的及時之舉,既呼應了民眾要求,也引導民眾風俗向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而反食品浪費法的立法,則是事關國家糧食安全、關照民眾“舌尖安全”的長遠之策。這部法律草案日前剛剛進入立法機關一審。其中,明確反對“大胃王吃播”“禁止誘導超量點單”“食品浪費要收費”等初步規定,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明年,中國還將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結合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決好“種子問題”的要求,中國多方守護糧食安全的長遠謀劃已經落子布局。
“住”。面對2020年租房市場上發生的一些不愉快事件,許多租客將目光投向了即將施行的民法典。
“合同未到期,房東不租了怎么辦?”“租賃期間,設施損壞誰來承擔維修費?”從民法典的一系列涉及“租賃合同”的新規中,都可以找到明確答案。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還同樣對出租人的利益進行保護: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租金,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這也正是民法典的特色所在,事關每一個民眾,捍衛每一方民眾的利益,不偏不倚。
“行”。許多人注意到民法典中保障民眾出行方面的熱點規定,比如禁止高空拋物、禁止“霸座”。但更有人認為,如果把每個自然人從“出生到墳墓”的一生,看作時間上行走的概念,那么他的此“行”,將由民法典提供全時保護。
從規定胎兒具有繼承權,到規定八周歲具有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從明確私生活安寧屬于隱私不可侵犯,到明確規定人格權;從細化遺囑的最新規定,到強調死者的名譽權依然保護……民法典的保護,覆蓋一生。
而對于國家的行穩致遠來說,民法典更被視為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如歷史上法國、德國民法典對促進國家進步的積極作用,中國亦寄望通過民法典實現國家治理的法治化、精細化、現代化。盡管尚未施行,但民法典對于個體和國家,已展現出積極前景。
2021年,立法依然步履不停,教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家庭教育法、社會救助法……一系列事關民眾生活的法律將修改制定。以“法”護衛民眾醫、食、住、行的中國立法機關,依然在路上。(記者 梁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