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表示,將推動落實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時間安排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切實解決家長接學生困難問題。
“三點半難題”由來已久,是困擾眾多家庭的一大問題。一些地方初衷是為了減負,嚴格控制學生在校集中教學時間,小學、初中、高中學生每天教學時間分別不得超過6小時、7小時、8小時,過去的五點半放學改到了現在的三點半,監督寫作業的任務卻拋給了家長和社會。
大多數家長一方面受嚴格的工作時間約束,另一方面需要下午接孩子放學,形成時間上的矛盾。如果讓孩子上托管班、補習班,浪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不說,還助推了違規補課現象。
有研究顯示,“三點半難題”出現后,大部分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加重,輔導班數量也較之前增多,使家庭間的競爭從雙休日延伸到放學之后,從校內延伸到校外,父母和孩子的壓力一同變大。
部分教師違規參與補課班教學賺外快,課上刻意有所保留,專靠補習班輸出“干貨”。學生在校時間縮短,只能去補習班補短,造成了義務教育的畸形傾向。一些地方實行彈性放學,提供課后服務但收效甚微,使家長們還是追逐校外補課機構。
解決“三點半難題”,首先要考慮是“為了誰”的問題,教育部門、學校及老師要從思想上實現統一。有學校認為,延長放學時間,會增加老師在校工作量和學生學業負擔,但對學生和社會而言,卻解決了家長們揪心的大事。
一些中小學教師之所以頂風違規參與校外補課,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校時間太短,形成賺外快的時間窗口。如今,相關部門要考慮的并非是否應該提供課后服務的問題,而是怎么提供、提供什么、怎么確保服務質量。
其次,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也要為解決“三點半難題”提供支撐。學校延長放學時間,提供相關服務的教師考核上理應有所體現。
此外,還需剛性規定延長放學時間,讓家長心里有底,實現課后服務與下班時間銜接。就目前來看,要達到給學生和家長減負目的,教育部門與學校理應承擔起責任,甚至是主動“增負”。
讓學生在校期間完成足夠的學業進度之余,還能為學生提供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體育、藝術等課后興趣類服務,使家長和學生不再額外求助于校外補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