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光榮與夢想》6月15日晚迎來大結局。回望劇情,從中共一大的召開到抗美援朝的勝利,觀眾通過這部史詩作品中的“燃點”和“情感共鳴點”,真切感受到數十載革命歲月的坎坷征程。
尾聲劇情中,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歷史走向新紀元,隨之而來的朝鮮戰爭的爆發,成為了新中國的第一個“威脅”。由彭德懷擔任司令員兼政委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遠赴朝鮮,不斷創造戰爭史上的奇跡。劇情層層遞進高潮迭起,戰爭場面宏大真實感強。《光榮與夢想》大結局中同樣充滿緊張情緒的高能看點:志愿軍戰士前仆后繼搶占三所里、血戰龍源里,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勝利;金城戰役促使敵軍全線崩潰,簽下停戰協議……除了高燃的戰爭場面振奮人心之外,毛澤東得知毛岸英犧牲消息、任弼時同志去世等劇情也戳中觀眾淚點。
從中共一大開始,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秋收起義、萬里長征、西安事變、抗日戰爭、百團大戰、七戰七捷、三下江南、挺進中原、三大戰役、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光榮與夢想》橫跨30多年歷程,如此大跨度、多線并行的歷史劇,要在40集篇幅里把故事講得明白透徹,跌宕起伏,同時又能讓觀眾產生共鳴,并非易事。
《光榮與夢想》整體敘事形散神不散,人物生動立體,黨的信仰和精神貫穿全劇。劇作十分注重人物塑造而不是流水賬式的歷史鋪陳,以黨的發展歷程作為主線,將不同時期的眾多人物串聯起來,每個時期均有個性鮮明的出彩人物登場。劇中,無論是李大釗、楊靖宇、楊開慧、方志敏、瞿秋白、蔣先云、孫樹成、曹淵、盧德銘、朱月華等真實歷史人物,還是盧旭、何彪、張壯等虛構人物,他們與敵人英勇斗爭直至犧牲,都展現了共產黨員超人的勇氣和壯志豪情。
整部電視劇專注于每個角色的細膩塑造,充分挖掘歷史人物生活和工作中的小細節、小故事,在不同的篇章中,以重點人物的塑造為主,以人物帶動故事情節發展。
在表現革命者成長的敘事中,《光榮與夢想》始終貫穿人物對社會和人生的叩問思考、對生命價值的積極探索。從這些歷史人物身上,年輕觀眾可以感受到革命者少年立志的遠大抱負、青春激蕩的生命活力、豐富飽滿的情感世界,作品通過引導年輕人樹立夢想,建立了一條年輕觀眾進入黨史的藝術通道。 (記者 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