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十四五”時期,實施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以提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提高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能力,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目前我國60至69歲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僅為3.52%,遠低于10.56%的全國平均水平。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64億,占總人口的18.7%,預計2035年將突破4億,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實施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是補齊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短板的必然要求,也是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說。
綱要提出,實施智慧助老行動。聚焦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融入智慧社會的需求和困難,依托老年大學(學校、學習點)、老年科技大學、社區科普大學、養老服務機構等,普及智能技術知識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有效預防和應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
同時,依托健康教育系統,推動老年人健康科普進社區、進鄉村、進機構、進家庭,開展健康大講堂、老年健康宣傳周等活動,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類媒體,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體育鍛煉、合理用藥、應急處置等知識,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充分利用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科普園地、黨建園地等陣地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務。
老年人既是科普的對象,也可以是科普的主體。綱要提出,實施銀齡科普行動,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充分發揮老專家在咨詢、智庫等方面的作用。發展壯大老年志愿者隊伍。組建老專家科普報告團,在社區、農村、青少年科普中發揮積極作用。
李志宏表示,到“十四五”末,我國70歲以下低齡老年人口占比約為55%,這些“50后”“60后”等新生代老年群體大多身體健康、受教育程度高、經驗豐富、老有所為意識較強。特別是其中的一些老專家、老科技工作者等,具有深厚的專業積累和社會威望,也有時間、有精力、有愛心從事科普工作。
“銀齡科普行動既為這些老專家提供了老有所為、發揮專長的機會,也有利于提升城鄉社區居民、青少年等受眾的科學素質,促進代際共建共融,達到教學相長的雙贏社會效果。”李志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