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嬋、張建明
分別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和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醫生
2019年
夫妻倆報名參加了
安徽省“健康脫貧 百醫駐村”行動
帶著剛滿7歲的女兒張清語
來到黃山市休寧縣璜尖鄉
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駐村生活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2019年8月31日,徐曉嬋(中)、張建明(左)帶著孩子來到清溪村開展醫療走訪(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中圖為:2021年5月27日,徐曉嬋(左)、張建明(右)帶著孩子來到清溪村開展醫療走訪(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右圖為:2021年7月10日,徐曉嬋(中)、張建明(后)帶著孩子在清溪村為村民開展醫療服務(新華社記者周牧攝)。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2019年8月31日,徐曉嬋(中)、張建明(右)在清溪村為村民開展醫療服務(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中圖為:2021年5月27日,徐曉嬋(左二)、張建明(左三)在清溪村為村民開展醫療服務(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下圖為:2021年7月10日,徐曉嬋(右二)、張建明(左二)在清溪村為村民開展醫療服務(新華社記者張端攝)。
璜尖鄉位于
安徽省休寧縣與浙江省淳安縣交界處的深山里
地廣人稀,交通不便
在兩位醫生到來之前
最偏遠的清溪村村民
需要步行6公里到璜尖鄉衛生院看病
一旦有突發性疾病或意外
緊急救治很難得到保障
7月10日,返回合肥前,徐曉嬋(中)、張建明(后)帶著女兒張清語來到清溪村準備看望一名重點病人。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7月10日,返回合肥前,徐曉嬋(中)、張建明帶著女兒張清語來到清溪村準備看望一名重點病人。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徐曉嬋、張建明的到來
填補了清溪村和徐家村沒有村醫的空白
承擔起兩個偏遠山村
居民的醫療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
7月10日,返回合肥前,徐曉嬋(右)來到清溪村給一名村民送藥。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7月10日,在清溪村衛生室,徐曉嬋準備給偏遠山村的村民送藥。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7月10日,返回合肥前,徐曉嬋(中)和張建明來到清溪村了解一名重點病人的病情。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這兩年
徐曉嬋、張建明在村里建立起標準化的衛生室
定期上門入戶巡診
向村民宣傳健康知識
夫妻倆還以傳幫帶的形式
為村衛生室培養了后續接班人
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在逐步推進
7月10日,徐曉嬋(左)在清溪村衛生室與村醫胡新蓮交接工作。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7月10日,徐曉嬋(左)在清溪村衛生室與村醫胡新蓮交接工作。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7月10日,徐曉嬋(左)向清溪村的一名重點病人揮手道別。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駐村期間
徐曉嬋獲評安徽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徐曉嬋、張建明一起當選“安徽好人”
他們家被評為“安徽省最美家庭”
女兒張清語生活學習在大山里
結交了很多好朋友
青山綠水成為她快樂成長的第二課堂
7月10日,張清語(右)在村里與自己的好朋友抱在一起。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7月10日,張清語(右一)在村里與自己的好朋友交流。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脫貧攻堅、防汛抗洪、疫情防控、疫苗接種
夫妻倆參與、見證了村里的一件件大事
與村民結下了深厚情誼
7月10日
是徐曉嬋、張建明結束駐村工作的日子
當地村民特意趕來為他們送行
離別之際充滿不舍
7月10日,徐曉嬋(左一)與村民道別。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7月10日,徐曉嬋(右)在清溪村與一名村民相擁道別。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7月10日,張建明(前右)在徐家村與村民道別。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7月10日,在清溪村衛生室,村民前來與徐曉嬋(左)道別。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7月10日,在清溪村衛生室,村民前來道別時,徐曉嬋落淚。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璜尖就像我們另一個家
我們會一直關注這里的發展
常回來看看”
徐曉嬋說
7月10日,徐曉嬋(前左)、張建明和女兒張清語(前右)在清溪村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7月10日,徐曉嬋(前左)、張建明和女兒張清語(前右)在清溪村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