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繳存職工的“私房錢”,全國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額已突破20萬億元大關,“十四五”有望超過30萬億元。2020年人均繳存超過1.7萬元。不過,還有數億職工以及靈活就業人員尚未參與其中。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全國住房公積金2020年年度報告》(下稱《報告》),全面披露了2020年全國住房公積金運行情況。
去年人均每月繳存1425元
《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15327.70萬人,繳存額26210.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55%。據此計算,2020年實繳職工人均繳存17100元,折合每月繳存1425元,均創下有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
2008年,全國7745.09萬繳存職工總共繳存4469.48億元,人均繳存額不過5770元。2009年至2013年間,相關部門未曾對外發布住房公積金統計數據。
住房公積金制度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按照1999年國務院頒布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住房公積金是職工的個人住房長期儲蓄資金。與養老、醫療等社保公共賬戶管理方式不同,個人和單位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悉數進入個人賬戶,屬于個人所有,專項用于住房,也被外界俗稱為“私房錢”。
過去20余年里,這筆“私房錢”規模增長迅猛。截至2020年末,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總額195834.91億元。
自2018年的21054.65億元開始至今,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已經連續三年超過2萬億元,并且逐年增加。按照繳存額逐年增長這個趨勢,截至2021年上半年,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總額必然已超過20億元大關,并有望在“十四五”期間突破30億元。
還有數億就業人員從未繳存
雖然住房公積金總量日漸龐大,但仍有更多的職工并未參與其中。
《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5638萬。上述《報告》顯示,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約1.5億人。據此推算,當前只有三分之一的城鎮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還有三億城鎮職工是沒有繳存住房公積金的。
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城鎮職工不繳存住房公積金?按照相關規定,住房公積金繳存為個人和單位共同繳存,繳存單位可在5%至12%內自主確定繳存比例。
其中的重點是,單位需要與職工個人共同繳存,且要繳存同樣的金額,即職工當月繳存1000元,所在單位也要匹配繳存1000元,最終這2000元進入的是職工個人賬戶,為職工個人所有。
如果不為職工開設住房公積金賬戶,對單位而言,實際上就省下了這1000元。這也導致不少中小企業出于節省成本等考慮,沒有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對職工而言,這就意味著失去了這1000元,并且也不能享受住房公積金貸款等一些優惠政策。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大量企業生產經營受到沖擊,為了緩解企業壓力,2020年2月21日,住建部會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出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政策實施至2020年6月底,全國共支持13.22萬個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減少住房公積金繳存274.29億元。
這一政策終究是階段性舉措,政策到期之后理應恢復正常狀態。但也有一些學者建議,直接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理由是我國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將之取消可為企業和職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但也有反對者認為,短期來看,降低公積金繳存甚至取消公積金制度的確會減少企業現金流支出,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但這是以降低職工薪酬為代價。對企業來說,即使有調整公積金繳存比例或暫緩繳存的政策,在考慮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后,并不一定會選擇改變原有的公積金繳存策略。
在學界存在爭論的同時,政府部門依然在努力擴大住房公積金的覆蓋范圍,潛在對象除了上述三億人之外(參保養老保險但未繳存住房公積金的人群),還將包括靈活就業人員這一巨大群體。
靈活就業已成為我國群眾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5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目前全國靈活就業人員達2億。
總體來看,包括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在內的靈活就業群體工作時間長、收入不穩定,當前絕大部分尚未進入社保體系,更不用說繳存住房公積金了。
《報告》稱,探索推動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完善,研究擴大住房公積金繳存覆蓋面,推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研究建立試點推進機制,指導有關城市制定試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