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視界

第1視點丨總書記牽掛的塞罕壩 這種精神代代相傳

來源: 新華社  
2021-08-24 21:22:07
分享: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一彎深綠鑲嵌于此。她,就是塞罕壩。

  三代人,59年。昔日飛鳥不棲、黃沙遮天的荒原,已變成百萬畝人工林海。在這里,時光見證了一場“人間奇跡”。

  2021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月亮山,察看林場自然風貌,聽取河北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和林場管護情況介紹,看望護林員。隨后,習近平來到尚海紀念林,實地察看林木長勢,了解林場弘揚塞罕壩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情況。

  沙地變林海,荒原成綠洲。對于這片“美麗的高嶺”,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

  “塞罕壩”,意為“美麗的高嶺”。在這里,時光見證了一場“人間奇跡”。

  樹,是塞罕壩最平常的東西,也曾經是最稀罕的東西。歷史上,這里曾是一處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然而,在開圍放墾、連綿山火的夾擊下,時至解放初期,“美麗的高嶺”淪為茫?;脑?。

  1962年,為了遏制“風沙緊逼北京城”的形勢,國家建立塞罕壩機械林場。369位來自全國18個省區市的年輕人,來到塞罕壩。他們的平均年齡,還不到24歲。

  在塞罕壩人心中,無論風吹雨打,種樹,就是堅如磐石的使命。1964年的春天,林場職工集中在三面環山的馬蹄坑,連續大干3天,在516畝荒地上種滿了自己精心培育的落葉松幼苗,96.6%的幼苗開始放葉。濯濯童山,漸次披綠。

  對于塞罕壩人,再難,樹,都能一棵棵種出來;再難,綠色奇跡,都能一步步干出來。上世紀60年代,塞罕壩最低氣溫零下43.3℃,年平均溫度零下1.3℃;年均無霜期64天。生活的艱辛,超乎想象。

  艱苦的創業,帶給塞罕壩人的是令人欣慰的綠色回報。上世紀80年代,塞罕壩人完成造林96萬畝,總量3.2億多株,沙地南侵的步伐戛然而止。黨的十八大以來,塞罕壩最后近9萬畝石質荒山,也披上綠衣。2021年,塞罕壩機械林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昔日飛鳥不棲、黃沙遮天的荒原,如今已變成115.1萬畝的人工林海。塞罕壩每年凈化淡水2.84億立方米,為京津冀地區構筑起一道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的綠色生態屏障,這也是大自然回饋給塞罕壩的巨大財富。

  從因林而生到與林共進,在無聲無息中,綠水青山已變成金山銀山。從苗木種植到旅游開發,從手工藝品制作到發展交通運輸,越來越多的人爭相搭上塞罕壩這趟綠色發展快車。

  策劃:孫承斌

  出品人:孫志平 孫杰

  制片人:樊華 李忠發 幸培瑜

  統籌:韓珅 王志斌

  編導:彭卓 甄曉博 姬楊 朱宇琪(實習)

  視頻記者:李姝莛 姜賽 姜含章 岳文婷 金皓原 曹國廠 牟宇 殷家捷

  攝影記者:李學仁 謝環馳 申宏

  視覺:夏勇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關鍵詞:第1視點,塞罕壩責任編輯:劉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