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栗中西
河北生態成績單上,又添美麗一筆:今年7月份河北測得PM2.5濃度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0%,創有監測記錄以來單月最低。
這一筆,延續了上半年河北書寫生態文明建設答卷的良好形勢。據統計,今年1至6月份,河北全省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85,同比下降9.7%,為2013年以來歷年同期最好水平。納入國家“十四五”考核的127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比例為62.7%,優于年度目標12.7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7%,優于年度目標18.3個百分點。
這是滹沱河石家莊市區段的景色。
“污染治理力度之大、環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不斷創造歷史的生態數據上,一個工業大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形象撲面而來。
通過去產能倒逼企業轉型,壓能、減煤、治企、控車、增綠,讓環保長出“鋼牙利齒”,治本攻堅綜合施策,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同時實施生態保護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突出抓好白洋淀生態修復保護,加快恢復“華北之腎”功能,扎實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持續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持續堅持大氣、水、土壤同治,持續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一微克一微克爭取,一平方米一平方米“繪”綠,美麗河北呼之欲出。
逐綠而行,才有江山如畫。從歷史規律來看,生態文明時代必然到來;從時代的擔當來看,生態文明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根本的民生期待。河北的實踐證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能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綠色發展上屢創佳績。
生態保護是一項長期任務。河北提出“十四五”期間要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建設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爭創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一系列目標,樁樁件件,盡皆硬指標,任重道遠。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全省上下要在好成績的催奮下,繼續治污與修復并重,美麗與發展同行,實現綠水青山的顏值和價值同步提升。
美麗河北,追求的不是數據光鮮和表面,而是通過固本培元,維護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不斷補齊生態短板,增進生態福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讓燕趙大地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