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加強針安全性如何?
哪些人應該優先打?
加強針與變異株疫苗先打哪個?
隨著免疫屏障的逐步建立與變異毒株的全球蔓延,圍繞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的討論日漸聲高。
8月23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首席科學家、副總裁張云濤接受多家媒體采訪,介紹加強針研發情況,就相關熱點話題回應公眾關切。
疫苗加強針
安全性、有效性如何?
張云濤介紹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去年在開展Ⅰ、Ⅱ期臨床研究時,就已經設計了加強針試驗,相關數據近期已經對外公布。
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加強針研究安全性結果顯示,Ⅰ/Ⅱ期臨床試驗中,18-59歲、60歲以上人群接種第3劑后,總不良反應發生率2劑次和3劑次間無顯著性差異。
免疫原性研究數據顯示,在3-17歲、18歲以上人群接種3劑新冠疫苗后免疫應數據優于接種2劑數據。
整體研究結果顯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在3歲以上人群中接種3劑后,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并能夠誘導較強的抗體反應。
此外,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阿聯酋開展了9300人的加強針研究,第二針與第三針的間隔時間在6個月左右,安全性數據同樣符合預期,且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事件,免疫原性結果正在監測過程中。
建議何時打加強針呢?
哪些人應該優先打?
張云濤說,根據相關研判和一些非典型的成隊列的研究數據來看,未來可能會在形成全人群免疫屏障、應接盡接第二針之后,擇期開展加強針的接種。
關于哪些人群應當優先接種加強針,張云濤表示,對相關的接種方案已有討論,應該是一些特殊人群,比如60歲以上的老人,與社會經濟活動接觸最密切的人群,包括餐飲、航空、快遞從業人員等。
能否選取
不同技術路線的加強針?
如果加強針的技術路線與前期接種的疫苗技術路線不同,會對其安全性、有效性有何影響?
張云濤說,中國發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建議使用同一個疫苗產品完成接種。“第一針接種完滅活疫苗,那么第二針也要接種滅活疫苗。如果接種第三針,也是同一個機理。”
張云濤表示,接種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并觀察其免疫效果,這被稱為序貫接種研究,需要滿足3個條件:
其一,根據中國藥品監管部門的規定,在進行序貫研究時,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必須都是附條件上市或者上市疫苗;
其二,需先在動物體內完成系統性序貫研究之后,得到安全性、有效性的驗證;
其三,通過藥品監管部門審批,合理合法地開展不同技術路線疫苗的序貫研究。
張云濤指出,如果跨過這三步直接在人體上使用不同技術路線的加強針,將可能面臨長期的安全性風險。目前還沒有更多的數據對新冠疫苗加強針的序貫研究進行預判,需要多長時間完成該過程取決于各個科研團隊的研發進程。
圖片來源:新華社
應對變異毒株
是否有效、為何有效?
“實驗室數據和一些真實世界研究均顯示,中國生物滅活疫苗針對德爾塔等變異毒株依然是有效的”,張云濤表示,中國生物也一直在密切觀察新冠病毒的變異情況,針對南非發現變異株、德爾塔變異株的滅活疫苗研發均在進行中,目前已經向監管部門滾動提交資料,將會在獲得批準后向公眾及時公布進展。
張云濤介紹,中國生物研制的新冠滅活疫苗是以全病毒采用安全的滅活工藝生產,滅活工藝保持了病毒抗原種類的多樣性。接種滅活疫苗可以在體內模擬新冠病毒感染過程,刺激機體產生廣譜抗體。所以,新冠滅活疫苗具有抗原譜廣,對抗變異毒株等優勢。
加強“第三針”
與變異株“二代針”先打哪個?
中國內地近期幾輪疫情的罪魁禍首都是德爾塔變異株,針對新冠變異毒株的疫苗研發也在緊鑼密鼓進行。如果未來加強“第三針”與應對變異株的“二代針”同期面世,普通民眾應當優先選擇哪個接種?
“從老百姓的角度講,未來首先應該選擇接種加強針。”張云濤指出,如果第二針與第三針的間隔時間稍長,比如半年或以上,人體產生的抗體會大幅度提升。這對防止變異毒株引起的感染和發病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全國新冠疫苗接種已超過19億劑次,期待中的免疫屏障是否已經建立?
張云濤表示,我們國家部署建立免疫屏障以來,新冠疫苗接種在18歲以上人群中,對健康人群的覆蓋是比較好的;但一些有基礎疾病的特殊人群,比如糖尿病、高血壓,以及有自身免疫性缺陷疾病、腫瘤、艾滋病等患者,還沒有廣泛接種。“對這類人群接種的試驗要加緊進行”,因為他們數量很大,比如糖尿病、高血壓患病人群。這類人群“應接盡接”,對于形成免疫屏障非常重要。
而12-17歲人群,從疫苗臨床數據和已接種情況看,安全性、有效性也很好,應該加強接種。這部分人群以年輕學生為主,上學密集性較強,是重點保護對象。
張云濤強調,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實現“應接盡接”,建立免疫屏障。“這無論是對病毒原株,還是對變異病毒株,都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