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我是頭一回來,一直心向往之。這里的很多事都想了解、實地看一看。”
8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河北省承德市考察。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國內考察,單獨前往一個地級市,這種情況并不多見。這又是總書記第一次到承德,考察點的選擇,意味深長。
新華社26日播發了考察紀實,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承德考察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承德見證了我們國家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歷史時刻,漢藏滿蒙等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這里留下了許多歷史印記。我們的祖先在中華民族的進步過程中、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都有哪些政治智慧、做了哪些事情,我們要深入了解。”
在歷史上,承德留下了哪些“重要歷史時刻”和“政治智慧”?
實際上,承德作為一個地標進入中華文明史的版圖,始于十八世紀上半葉(命名于1733年,取“承受先祖德澤”之義)。地處京師與塞北之間、中原農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過渡地帶的承德,一度成為清代第二個政治中心,見證了中國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24日上午,總書記用了半天時間,先后走進承德避暑山莊、普寧寺、承德博物館考察。
三個考察點的選擇,都頗有代表性——
8月24日上午,習近平在承德避暑山莊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一座山莊,半部清史。”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清代為實現團結邊疆少數民族、鞏固統一而修建的。
總書記指出:“承德避暑山莊底蘊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與社會相適應、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
8月24日上午,習近平在普寧寺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在普寧寺,總書記仔細察看了三塊石碑,了解相關史實。
這三塊石碑——普寧寺碑、平定準噶爾勒銘伊犁之碑、平定準噶爾后勒銘伊犁之碑,四面分別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鐫刻,而整座普寧寺前半部為漢式、后半部為藏式,漢藏合璧、有機融合。
正如建筑一樣,合璧交融、和睦共生,方能“安其居、樂其業、永永普寧”。
8月24日上午,習近平在承德博物館參觀《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展覽。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在承德博物館,總書記參觀了一個專題展覽《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
總書記多次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新華社播發的紀實里,披露了這樣一個細節:
參觀過程中,一幅展現土爾扈特部萬里東歸的示意圖,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
總書記感慨:“土爾扈特部都去了100多年了,最終還是義無反顧要回到祖國,這真正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影響力和向心力。”
參觀完展覽,總書記還特別提出:“要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好研史學史工作”。
今年以來,從貴州苗寨,到廣西,到青海,到西藏,總書記頻頻到民族地區考察調研。考察途中,他曾這樣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也不能少。”
現代化,是包括所有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在內的現代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是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復興,也必須凝聚各族兒女的智慧和力量。
在承德,鑒往知來,總書記充滿自信:“在黨的領導下,我們56個民族、14億多人和睦共生,更加堅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監制:趙承
策劃:霍小光
主筆:朱基釵
統籌:張曉松、車玉明、羅輝、王絢
視覺|編輯:吳晶晶、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