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張芮綺
【學習進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部署了多次集中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都作出了重要指示。歷次集中教育,雖側重點不同,但有一個要求貫穿始終——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習近平對此高度重視。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部署了多次集中教育。盡管每次的主題和側重有所不同,但強化宗旨意識和為民情懷是一個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
為群眾辦實事,是踐行初心使命的實際行動
歷次學習教育,圍繞不同主題,展開重點學習,打出了一套黨內教育的“組合拳”:
2013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
2015年,“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對照“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要求,聚焦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
2016年,“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
2019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為總要求,以實現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為具體目標。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歷次集中教育,雖側重點不同,但目標始終如一:一切為了人民。因此,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這一要求,貫穿始終。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習近平反復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讓人民群眾都過上好日子。
在習近平心中,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為群眾辦實事,人民利益是第一位
黨員干部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當好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領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習近平常說,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常懷憂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多年來,他一直身體力行。
在梁家河,他帶領群眾種地、拉煤、打壩、挑糞……什么活兒都干過,什么苦都吃過。
在正定時,他頂著壓力,如實向上級反映征購糧食負擔過重的問題,爭取到糧食年征購量減免2800萬斤。
在寧德時,為解決下黨鄉群眾沒有公路、無水無電等問題,他跋山涉水三進下黨,在鸞峰橋上現場辦公。
……
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精準扶貧,推動廁所革命,推出養老、醫療、教育等眾多改革舉措……解決民生難題,辦好群眾的身邊事,習近平的腳步從未停歇。
在他心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共產黨人永恒的奮斗目標。為群眾辦好一件小事,解決好一個難題,群眾美好生活的實現就靠近了一點。
歷次黨內集中教育,習近平都要求黨員干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一直是習近平反復強調的高頻詞。
2013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其中“人民”一詞出現了25次;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40次提到“人民”;2021年,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人民”一詞被提及了68次……
人民,是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真抓實干、身體力行,切實為民解憂辦事。
為群眾辦實事,真抓實干是關鍵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關鍵在“實”。
歷次黨內集中教育,習近平都對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作出了重要指示。
2021年,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指出,辦實事不是簡單幫錢幫物、搞花架子、堆幾個盆景。既要立足眼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
2013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我們既要立足當前、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建立健全促進黨員、干部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
……
在思想上提升,在行動上力行。習近平的這些要求句句鏗鏘,彰顯的正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為民情懷和實干精神。
國以民為本。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來不得半點花拳繡腿、吸睛作秀。一個“實”字,飽含了習近平對廣大黨員干部的殷殷囑托。在他心中,讓人民幸福生活是“國之大者”。要把實事辦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習近平強調,為民服務解難題,重點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守人民立場,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