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接管阿富汗一月有余,塔利班政權對阿富汗社會生活的影響如今已是直觀可見。從民眾視角看來,新政權目前為國家帶來了相對穩定的局面,犯罪、暴力以及深入到基層的腐敗現象大幅減少;而另一方面,民眾的錢包與菜籃仍然空虛,經濟生活亟待改善,社會習俗的重歸保守也讓一些民眾感到需要時間適應。塔利班有地方領導人慨嘆,用軍事手段打下江山已經不易,如何進行有效的治理更是艱難。
最近幾周以來,人們可以放心外出
《紐約時報》15日報道稱,加尼政府執政時期,阿富汗軍閥及民間武裝犬牙交錯,交火事件時有發生,就連首都喀布爾的郊外也不例外。自從塔利班8月中旬“接管”阿富汗之后,暴力沖突顯著減少,政府力量不易管轄的鄉村、郊外也大多數趨于太平,許多關卡也已被撤下。55歲的拉赫曼告訴美國媒體,阿富汗前政府執政期間,社會安全很沒保障,人們在夜里不敢出行,生怕被“打黑槍”。最近幾周以來,人們不僅可以放心外出,“我家房子也很久沒有被流彈擊中了”。還有醫生透露,近期其所在醫院并未接待過因武裝或暴力沖突受傷的患者,這種局面“20多年未見”。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6日報道,以往在阿富汗各主要城市,暴力犯罪活動是前政府一直未能有效改善的頭疼問題,而如今就連塔利班的批評者都不得不承認,新政權切實有效地改善了社會治安。塔利班打擊犯罪的手段相當“硬核”:近日,馬扎里沙里夫4名人販子被槍決后當街“擺尸”,引起轟動。塔利班將一張字條貼在一具尸體上,警告其他犯罪分子“這就是下場”。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一名與阿富汗中國城中阿聯合辦公室較熟悉的警局局長透露,自塔利班執政以來,再沒接到過汽車丟失的報告。而以前,特別是自2017年后,每個月都有多起汽車丟失案件發生。小偷小摸也下降九成。在一些地區,塔利班執法機關已經建立起了一定程度的“群眾基礎”。比如最近在瓦爾達克省的某地區,新任命的警察局長阿薩德已開始著手應對民眾的“家庭糾紛”,他最近接待的報案人員是一位老父親,老人家聲稱女兒被“渣男”女婿坑害,該男子不僅重婚,還對他女兒家暴。阿薩德當場表示“即刻立案辦理”。
與此同時,英國《衛報》指出,盡管塔利班高級官員反復強調要尊重民眾、不要濫施懲戒,一些基層武裝或執法人員素質堪憂,處理問題的方式過于“簡單粗暴”。據報道,赫拉特市有居民因穿短褲T恤跑步而被塔利班士兵用槍指頭,要求他“回家換身穆斯林的服裝再出來”。
“我可以一路開到喀布爾,不用一分錢賄金”
在阿富汗與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往返兩國運送貨物的商人、卡車司機對塔利班的回歸表示歡迎。一名貨車司機對BBC記者說,加尼政府執政時期,檢查站執法人員向他們索賄是常態,每到一處關卡就要被揩一層油。而現如今,“我可以一路開到喀布爾,一分錢賄金都不用準備”。有民眾反映,之前城里的軍警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時常要求民眾給關卡哨位送吃的送水,不送就對老百姓拳腳相加。
銀行每人每周提款額限制:200美元
國際援助凍結給阿富汗的社會民生造成不小壓力。據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報道,阿富汗目前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由于物資短缺,該國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很多家庭生活質量下降,一日三餐只有主食、吃不起肉類。數百萬阿富汗人目前正面臨著食物短缺,如果不能即刻獲得國際援助,那么該國將會有百萬兒童食不果腹。
不僅如此,該國的貨幣儲備當前也十分緊張。塔利班雖然在上周重新開放了銀行,但嚴格限制提款額,每人每周提取總額不得超過200美元。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這些天來,經常能看到銀行沒開門時已經有二三十人坐在馬路邊等待,就怕晚了取不到錢。另一方面,政府雖然鼓勵民眾“復工”,但單位卻一時發不出工資。據喀布爾居民卡里米表示,當前銀行擠兌、停止放款是常態。他有一天早6時就去了銀行。他排了整整6個小時隊,銀行卻在當日中午12時因現鈔不足而關門。
有商界人士對媒體透露,阿富汗近期的貿易往來有所下降,主要是進口商支付能力下降。不過,塔利班海關方面的負責人表示,國家正在致力于削減關稅、促進貿易,鼓勵外商來阿富汗做生意。也有批評聲音稱,阿富汗當前的經濟困窘與美國無理凍結該國央行95億美元資產、并中止向該國運送美元鈔票息息相關。
“重新引入屬于我們自己的文化”
與此同時,阿富汗一些大城市的社會風氣開始回歸傳統與保守,男性開始蓄胡須、穿穆斯林傳統服飾,該國著名的藍色清真寺開始按性別劃分訪問時段,學校開始用窗簾隔開男女兩性的學生。在馬扎里沙里夫,BBC記者向當地塔利班領導人赫克馬特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你們為阿富汗帶來了安全保障,但有批評說你們同時也在扼殺文化。”赫克馬特回應道:“你說錯了。阿富汗被一個又一個侵略者統御了40年,我們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才遭到了扼殺。我們現在是在重新引入屬于我們自己的文化。”
阿富汗的大多數普通家庭現在生活平靜,塔利班已要求工作人員到崗,但據《環球時報》記者與當地人士的交流,公務員重新上班的目前不足一半,關于女性就業問題,現僅有少量女性員工在職,新政府內部似乎意見不統一,外部也有壓力,民生問題考驗新政府的執政能力。(環球時報駐阿富汗特約記者 余明輝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