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城市“智”理暢通大動脈 ——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創新城市管理情況調查

來源: 經濟日報  
2021-10-17 11:19:33
分享:

  記者 武自然

  圍繞做好城市治理,2019年底,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正式掛牌,統一負責天津市信息化建設、運行維護和數據資源管理。近兩年來,通過搭建和運維多個智能服務、管理平臺,打通不同數據間的壁壘,大數據在這里被有效整合,更為精準高效地滿足群眾需求,在市民生活、事務辦理、企業服務、監督監管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這一系列嘗試讓天津的城市“智”理發生了巨大變化。

  “還有一站地就到文化中心啦,我們老年人可以免費坐公交車,真的很不錯。”641路公交車上,幾位老人熱鬧地聊著天。為了讓公交敬老卡這種“專屬福利”真正惠及老年人,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將天津市信息資源統一共享交換平臺申請到的市衛健委和市民政局的數據信息,共享至城市一卡通公司,利用大數據給敬老卡做了“身份核驗”。截至今年9月底,天津市已發放275萬張公交敬老卡,其中通過大數據累計注銷80萬張失效老年卡,有效避免了盜刷老年卡行為,公共資源得到更合理配置。

  在天津,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數據活了,服務準了,百姓樂了。正如天津市委網信辦主任、市大數據管理中心主任王蕓所說:“大數據是一個新興領域,我們要破冰,要把一壺水變成一池水,再通過一池水變成一片海。”通過管理創新,大數據已成為天津高質量發展的“大動脈”。天津是怎么發展、運用大數據的?大數據又給天津帶來了什么?記者帶著這些疑問展開探訪。

  讓市民感受服務溫度

  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自成立以來,以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抓手,搭建和運維了多個智能服務、管理平臺。為數字天津建設提供了基礎性、支撐性的保障,給市民帶來了更加便利的服務。

  患有冠心病的85歲獨居老人謝東海,家住天津市紅橋區西沽街河怡花園社區。他是天津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建設的天津市“銀發”智能服務平臺第一批試點用戶之一。

  智能服務平臺在謝東海家中安裝了SOS一鍵報警器、紅外探測器,并配備了智能血壓儀和智能手環等感知設備。每天他在智能血壓儀上測量的血壓數據會實時傳回智能服務平臺。

  今年6月初,智能服務平臺監測到謝東海的血壓數據異常,智能機器人客服致電提醒就醫。醫生檢查后對老人說:“幸好就醫及時,目前是輕度腦梗,再晚點就有生命危險了。”謝大爺感慨:“這通電話竟然救了我的命!”

  河怡花園社區副主任張婷說:“我們社區獨居老人很多,給老人家里安裝上紅外探測器后,可實現無感看護。”該智能服務平臺自2020年底在天津試點推廣以來,目前已關愛老人近1.8萬戶。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馬瑞英退休后一直在河北省居住。以往她要通過“天津人力社保”APP人臉識別,認證待遇領取資格,今年通過數據共享,天津市社保中心主動為馬瑞英確認了待遇領取資格。“天津市社保中心獲取了最低生活保障證信息、國企退休殘疾人信息等15項共享數據。2020年又主動對接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與全國‘健康碼’數據實現了批量比對核驗,通過這16項多維度大數據分析,有效確認了居住在天津市和其他省份的本市退休職工待遇資格。”天津市社保中心養老保險待遇支付處處長劉艷欣說。

  截至今年8月,天津市317萬應認證人群中已有298萬人通過共享數據比對確認待遇領取資格,實現了待遇的精準發放。

  為了讓群眾辦事“零跑腿”,天津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全面推動政務服務移動端“津心辦”建設。自2019年12月上線以來,“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不斷優化升級。目前已實現“津心辦”APP、支付寶及微信小程序3個訪問渠道可登錄,累計注冊用戶超1360萬人次,累計訪問量3億余次。“津心辦”已實現行政許可、公共服務、便民服務等2000余項市級服務“指尖辦”。

  “津治通”是由天津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建設的市、區、街鎮、村居四級一體化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自2019年9月20日全面應用以來,“津治通”目前已在275個街鎮級“戰區”、5841個村居級“戰區”和22301個基層全科網格全面貫通應用,天津市共有專(兼)職網格員3.5萬余人,各級指揮長、事件受理處置人員等各類工作人員7600余人。

  “津治通”不僅隨時記錄著社區治理工作的點點滴滴,其中的“問題上報”功能還讓街道社區精準觸達居民的生活末梢。線上“吹哨”,線下“報到”。增光道因道路兩旁商戶隨意堆放裝修建材堵塞交通,街道“吹哨”后,河北區交警支隊王串場大隊僅用一天時間就督促商家清整完畢;重光路上沒有路燈,對居民夜間出行造成不便,通過“吹哨”功能快速解決……截至目前,通過“問題上報”功能,已辦結社會各類治理事件超過900萬起。“只有把每一件小事都解決了,居民才能夠體會到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河北區江都路街道隆達新苑社區黨委書記張鎮深有感觸地說。

  與企業共享發展熱度

  記者來到天津河西區的新八大里,一個醒目的牌子映入眼簾——天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創新中心由一園、一樓、一街3部分組成。2019年5月,在天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由天津市委網信辦、河西區政府與中冶置業集團共同打造的天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網信大廈)正式啟動建設。之后僅用了5個月時間便投入運營。作為天津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創新中心已發展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及推動天津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區域。

  位于網信大廈6層到7層的天津京東云海云計算有限公司,于2019年與天津市委網信辦就進一步深入推進天津市大數據、云計算相關產業創新發展,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京東科技集團數字城市群天津區總經理王亭亭說:“在天津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相關政策和場景開放的幫助支持下,京東全面參與到天津市級和各區級的智慧城市建設,在應急管理、智慧養老、產業數字化、供應鏈賦能等領域提供了豐富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

  同處網信大廈的信息技術自主創新中心(信創中心)于2020年6月22日啟動。目前已與多家信創企業聯合搭建包括智慧安檢、智能停車、信創解決方案等在內的各類內外適配環境和測試場景。信創中心聯合入駐企業正在為天津市乃至全國相關單位提供這些領域的相關產品、技術、體驗、培訓、人才等全方位的保障服務。

  越來越多不同業態的企業匯聚到創新中心來。截至目前,北京航天長峰、京東云、北京東方金信、津貿通、上海師域等189家企業在創新中心落地,其中78家企業從天津之外遷入,目前累計營業收入超20億元。河西區委網信辦、天津市大數據協會等行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也入駐大廈,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為企業提供便利,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天津不僅有“實體”行動,還有線上“大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津心辦”APP已為企業成功辦理各類事項上百萬條,日均完成業務量超1800條。“津心辦”APP已上線千余項市級法人辦事事項,推動移動政務服務向各委辦局和區級部門延伸。優化企業開辦流程,實現天津市企業開辦業務全程網上辦理。辦事人員線上提交材料、刷臉認證、事項確認、電子簽名,即可快速完成業務辦理。通過開設“瞰天津 閱津彩”新聞資訊專區,加強優化營商環境措施的網上解讀和宣傳。優化“津心辦”APP布局,實現個性化的“政務+資訊”融合,上線新版“津策通”專區,目前已匯集天津涉企政策、政策解讀等內容910余篇。

  助政務提高監督精度

  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在歸集天津政務數據的同時,積極推進數據資源應用,以數據賦能和場景牽引推進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建設。截至目前,天津市信息資源統一共享交換平臺接入68個市級部門、16個區以及5家公共服務機構,梳理4萬余類近百億條數據,數據共享應用量超過2100億條。完成與國家共享交換平臺、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等平臺對接,滿足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資源服務需求。

  打破了壁壘,整合了數據資源,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合力干”,服務便利、監管精準、效能提升,可謂一舉三得。

  數據“破壁”有助于精準監管。“互聯網+監管”就是數據賦能和場景牽引在城市管理中的成功應用。“互聯網+監管”是根據不同領域或行業的特點,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等,制定風險判定指標體系,形成統一的數據智能預測預警系統體系。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配合相關部門已完成交通、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13類領域30余個風險模型建設。

  非法網絡運營車輛監管模型也是其中之一,采取“企業運維+政府監管+市場化平臺”的數據共享模式,充分運用網約車企業、車輛、駕駛員許可、網約車企業運營等第三方平臺數據,結合市公安部門車輛基礎信息等數據,采用統籌數據模型分析機制,對天津市網約車駕駛員、車輛進行自動核查,分析無照網約車經常下車的時間、地點,形成熱力圖,將預警信息推送至執法人員的“互聯網+監管”APP,以便實地檢查。目前該模型已覆蓋天津“三站一場”等重點區域,結合APP為相關部門提供交通運輸執法的信息化支撐。

  數據“破壁”還有助于提升治理效能。數據賦能減少了社保基金的跑冒滴漏。天津市社保中心依托天津市信息資源統一共享交換平臺共享的民政部門殯葬火化數據、衛生健康部門的死亡證信息等有關數據,及時對確認死亡人員終止養老待遇給付,防范了冒領養老待遇現象的發生,截至今年8月,及時終止養老基金發放8157萬余元。

  為人才拓寬職業廣度

  大數據管理的各個平臺得以順利運轉,背后的支撐是什么?當然是人才。記者在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就看到了一支平臺背后的堅實支持隊伍。

  數據安全處副處長李世淙是中科院信息安全專業畢業的博士研究生,曾在國家行政事業單位從事6年網絡安全工作。他說,這兩年先后參加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多個國際性會議,承擔了多項大規模的網絡安全檢查工作。大數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他選擇這個方向去干事創業。研發運維一中心工作人員白云飛是一名“海歸”,曾在企業從事算法開發工作,現在是“津治通”建設組的骨干成員。疫情暴發時,他和同事們放棄休假,火速投入“數字抗疫”一線,創建了“津治通”疫情快報系統,并于去年農歷正月初十上線投用,為市、區、街、社區疫情信息快速搭建聯通渠道。他告訴記者:“這項工作承擔的責任不一樣,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人才是推進事業發展的支撐基礎,更是關鍵要素。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將人才的引入、培養和使用以及人才梯隊的搭建作為中心鞏固發展的重要內容。2019年,中心向社會公開招聘多個處級領導崗位,瞄準“技術+管理”雙型人才,聘任了5名處級干部,其中不乏來自海外、國家行政事業單位的高端人才,兩年內引入人才40余人,逐步壯大隊伍規模。

  在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津心辦”“津治通”“健康碼”等大數據平臺的背后,還有無數像他們一樣敢想敢干、敢闖敢拼的大數據人才。“練就寬肩膀才有大作為,要多給年輕干部、專業人才創造鍛煉的平臺和機會,以‘用’促人才成長,人才成長了才能推動事業發展,才能為天津高質量發展貢獻大數據管理中心的力量。”王蕓說。

  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為促使人才隊伍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制定了《關于加強年輕干部培養鍛煉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年度干部培訓計劃,出臺了《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容錯免責澄清正名激勵保護干部擔當作為創新競進實施辦法》,建立容錯免責機制。一并制定出臺的還有干部談心談話制度、干部家訪制度等。

  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是2019年12月正式掛牌的,通過近兩年的努力,天津大數據“智”理城市的水平邁上了新臺階。既推動了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和公共數據資源開放,也推進了大數據產業等數字經濟的發展,還推動了數字天津和智慧社會的建設,走出了黨管數據的探索之路。

關鍵詞:大數據,城市,創新責任編輯: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