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約20分鐘的講話,“共同”一詞出現了24次。
“共同”,不僅是講話的高頻詞,更是講話的“綱”和“魂”——
這五個“共同”,為聯合國各會員國在新形勢下共促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共建美好世界指明了方向。
回顧習主席近年來在聯合國講壇的一系列講話,“共同”一詞貫穿始終——
10多天前,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倡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上個月,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
在2015年的第七十屆、2020年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主席都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何在聯合國場合反復強調“共同”?
環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面對起伏反復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對日益凸顯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面對地區爭端和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挑戰,人類迫切需要共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人們都記得,從2015年的紐約聯合國總部,到2017年的日內瓦萬國宮,習主席在聯合國舞臺上系統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刻解答“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積極響應。近年來,“人類命運共同體”多次寫入聯合國文件,轉化為各國人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共同行動。
2015年9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然而,在變亂交織的世界形勢中,個別大國仍然奉行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舊信奉唯我獨尊、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以合則用、不合則棄的心態在國際規則面前講求“例外”……凡此種種,都對人類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有百害而無一益。
作為由193個會員國組成的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聯合國是國際體系的核心,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渠道和載體。在“和而不同”中通過充分協商尋求“共同”,團結應對各種挑戰,是聯合國建立的初衷,也是聯合國存在的重要意義。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193個會員國,難免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和分歧。如何才能在“不同”中求得“共同”的力量?
2021年10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在這次講話中,習主席著重就“全人類共同價值”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進一步闡釋,為各國超越矛盾和紛爭、尋求“共同”明晰原則和路徑,給人以深刻啟示——
何為“全人類共同價值”?和平與發展是我們的共同事業,公平正義是我們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們的共同追求;
如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以一種制度代替另一種制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天下大同”,是中國人的追求和理想;“和而不同”,是中國人的智慧與胸懷。習主席倡導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著“不同”與“大同”的辯證統一,在這個動蕩變革的世界,為人類共同應對挑戰提供了思想指引。
習主席在講話中再次強調“真正的多邊主義”。國際上的事應由大家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應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由大家共同制定、共同遵守——這是真正的多邊主義的要義,也是在“不同”中堅持和成就“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包容“不同”的關鍵所在。
在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時刻,以“共同”超越分歧、以“共同”凝聚力量,傳遞著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人類進步的一邊的大國擔當,展現出走向偉大復興的中華民族“為世界謀大同”的歷史自覺。
監制:趙承
策劃:張旭東
主筆:溫馨、楊依軍
統籌:劉華、施永南、王絢
視覺|編輯:楊文榮、唐興、王秋韻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