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平臺夜晚自動“換臉”,為非法買賣賬戶提供操作界面;“號商”入駐平臺,收購社交賬號賣給境外電詐團伙;交易成功后,“號商”賺差價,平臺獲抽成……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從安徽省公安廳獲悉,馬鞍山市公安局楚江分局成功撕開這些正規上架App平臺的偽裝,一舉鏟除了在多個App平臺內收購各類社交賬戶的龐大黑灰產業鏈。
截至目前,警方已打掉黑灰產交易平臺4個,涉案App平臺18個,封停非法網絡賬號10余萬個,抓獲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幫助網絡信息犯罪、非法利用網絡信息等犯罪嫌疑人25名。
電詐案件背后初現端倪
2021年4月26日,楚江分局接市民霍女士報案稱,她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
民警詢問得知,霍女士與男友在某社交軟件上結識,之后霍女士在其男友的力薦下,在網上“投資”賺錢,結果把錢投進去后無法提取。
經過調查,警方發現霍女士的男友實則是詐騙團伙成員,其以“殺豬盤”的方式詐騙霍女士25萬余元。
案件到此并未結束,民警通過對霍女士男友的社交軟件賬號進行分析研判,發現賬號實際注冊人系賀某,隨即將其抓獲。然而,賀某并非詐騙霍女士的團伙成員。
“這個社交賬號實際上起到的是引流作用,詐騙團伙成員先是偽裝成高富帥交友,繼而以戀愛關系為由,讓受害者不再使用這一社交賬號,轉為在其他社交平臺私聊,更方便實施‘殺豬盤’詐騙。”楚江分局刑警大隊三級警長高興解釋說。
經審訊,警方得知該社交賬號已被他在“賺錢唄”App上賣掉了,有很多入駐商家會在平臺里發布買賣社交賬號的任務。
據了解,“賺錢唄”是在手機應用市場正規上架的App,下載用戶數量眾多。若是違法進行社交賬號買賣,為電信網絡詐騙、跨境網絡賭博團伙提供服務,產生的惡劣影響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辦案民警下載安裝這一App后并未發現異常。“里面就是發布正常任務的界面,比如有人發布輔導孩子作業的任務,有人就會來接任務賺錢,跟賀某說的不一樣。”辦案民警很納悶,如果賀某所言非虛,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設有兩副“面孔”躲避監管
問題出在了時間上。
經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原來“賺錢唄”App平臺設有兩副“面孔”,到夜晚就會自動“變臉”。“白天是正規的界面,不含買賣賬號類內容,但到了晚上設定的時間段,就會跳轉至含有買賣賬號類任務的界面,以躲避相關審核監管。”高興說。
民警查明,“賺錢唄”App內設有買賣網絡社交賬號交易版塊,眾多入駐商家大量發布任務,非法收購各類實名社交賬號。
隨著調查的深入,潛藏在馬鞍山市從事非法賬號買賣的王某等4人團伙浮出水面。高興告訴記者,王某等人專門成立了工作室,主要“工作”就是在App平臺里發布任務,有償收取社交平臺上的賬號。買到賬號后,再以翻倍的價格直接賣給境外人員。有的任務會對賬號持有者登記錄入的性別、年齡等信息以及持有年份提出具體要求,省去“養號”的麻煩,方便境外人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
王某等人使用的平臺不止一個。民警順線深挖,發現在手機應用市場內,“賺錢了”“賺錢么”“賺錢快”“賞樂幫”“蜂賞”等10余個App同樣存在買賣網絡賬號的交易,背后隱藏著龐大的黑灰產業鏈。
因案情重大,楚江分局將案件呈報馬鞍山市公安局。該局高度重視,指定刑警支隊牽頭,成立多警種聯合、楚江分局具體承辦的專案組偵辦此案。
黑灰產業鏈環環相扣
據警方介紹,這一黑灰產業鏈環環相扣,存在著平臺開發運營團伙、收購買賣各類賬號的“號商”、專職維護平臺的技術支持團伙等眾多從業者。
平臺開發運營團伙注冊公司、成立工作室、專門開發App,為了規避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配套開發“馬甲包”App,提交應用市場審核上架,一旦App上架后,平臺運營團伙就會采取技術手段處理,以供“號商”發布收購任務。
“他們不僅會定時在夜間跳轉界面,還會針對地域和人員作出特殊設置,比如公司所在地的用戶打開就一直是不含買賣賬號類內容的正規界面,在平臺買賣過賬號的用戶打開顯示的就一直是含有買賣賬號類內容的非法界面。”高興說。
入駐平臺的“號商”,則在平臺中以40元到150元的價格發布收購各類賬號的任務和要求,打著“高價、簡單、秒賺”等口號,吸引用戶進行個人社交賬號買賣交易。賬號被“號商”收購后,又會高價賣給詐騙團伙,用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平臺開發運營團伙以抽取交易價格10%手續費的方式非法獲利,“號商”則以低價買、高價賣,賺取“差價”的方式非法獲利。
據警方介紹,“賺錢唄”等10余種App注冊用戶800余萬人,入駐“號商”1700余人,單“賺錢唄”App平臺每月抽取手續費非法獲利就高達50余萬元。
2021年8月底至11月,專案組奔赴深圳、東莞、長沙等10余地開展收網行動,抓獲張某、王某等25名犯罪嫌疑人,打掉涉案App平臺18個,搗毀黑灰產交易平臺4個,對10余萬個涉嫌非法交易的個人網絡交友賬號進行封號處理。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記者 范天嬌 通訊員 竇海洋 陳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