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中國的“兩會時間”將向世界鋪展怎樣的發展新圖景?
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系列新目標新部署,傳遞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信號。
穩——應對下行壓力 穩增長擺到更加突出位置
這是青海省2021屆高校畢業生春季校園招聘會現場(2021年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主要預期目標,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
“這些目標是穩妥的,符合各方面預期,也體現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基調,更加注重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說。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的設定,主要考慮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并同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
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是我國堅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主動作為。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分析,2021年我國GDP總量超過114萬億元,在這個基礎上今年如實現5.5%的增長目標,相當于5年前增長7%左右、10年前增長10.5%,對應的一年經濟增量,按經濟體算可以排到世界前20位。
風力發電機葉片在江蘇連云港港碼頭等待裝船外運(2021年4月16日攝)。新華社發(王春 攝)
這是一個仍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重、挑戰多。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
“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工作報告強調。
繼續做好 “六穩”、“六保”工作,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推動外貿外資平穩發展,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湍口鎮三聯村黨總支書記方剛(右)和黨員志愿者在村里直播間展示當地特色農產品(2021年8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穩”字成為今年報告的高頻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七大政策貫穿其中,形成一攬子穩定經濟的政策舉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設定更加接近潛在經濟增長水平,實現這一目標要加強政策統籌協調,把握好時度效,形成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強大合力。
活——減稅降費加力 助企業“煥發生機”
在國家稅務總局福州市臺江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納稅人在辦理涉稅業務(2021年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為企業雪中送炭,助企業煥發生機”“引導大型平臺企業降低收費,減輕中小商戶負擔”……
政府工作報告里這些“含金量”很高的表述,傳遞出對億萬市場主體的呵護。
減負力度更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說,減稅降費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有力舉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多重減負紅利,有助于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實現從“放水養魚”到“水多魚多”“水大魚大”的良性循環。
靶向性更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顯著加大;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至300萬元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
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說,去年集團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就享受逾5000萬元稅收優惠。今年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企業提前拿到退稅,再疊加提高加計扣除比例,意味著“雙重利好”。“這給制造業企業增加科研投入、提升智造能力增添了信心和底氣。”
協同更高效——
“今年減稅降費突出特點是組合拳。既有減稅、降費,又有緩稅、退稅,整體作用更為明顯。”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委員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政府工作報告還部署具體舉措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宏觀政策一定要協同,才能產生‘1+1>2’的效果。”劉尚希說。
進——加速動能切換 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穩中求進,穩是主基調,進是穩的保障,沒有持續的發展進取,就不會有穩的大局。
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亮出實招:
強源頭創新,提出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惠創新主體,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完善設備器具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
抓制造業攻堅,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促數字經濟發展,推進5G規模化應用,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釋放數據要素潛力。
“百年變局下,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全國政協委員、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禮進說,必須加強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不斷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水平。
高質量發展要有科技含量,還要有綠色含量。
明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提出“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政府工作報告圍繞綠色低碳發展的新部署,受到代表委員點贊。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作為資源型城市,我們將加快城市綠色轉型升級步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銅陵市委書記丁純說。
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體制機制保障。
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政府工作報告系統謀劃了一系列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精準施策,為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動力。
暖——守牢民生底線 匯聚攻堅克難奮進力量
“盼望生育、養老、醫療等方面繼續深化改革”“希望能夠拓寬收入渠道”……幾天來,一份份網民給兩會的留言,傳遞民生熱點,反映百姓心聲。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一系列社會政策,兜牢民生底線。
持續改善民生,回應百姓新期待——
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400億元;政府投資更多向民生項目傾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辦法;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鼓勵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
提升公共服務,拓寬發展新空間——
明確“加大社區養老、托幼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發展農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等;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城市燃氣管道等管網更新改造”等;“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有序推進城市更新”……
在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果園鎮楊泗廟社區,醫務人員指導居家老人用藥(2021年1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教授謝德體說,一系列新舉措著力解決百姓“身邊事”“心頭事”,凸顯牢牢守住民生底線的施政要義,彰顯溫暖人心的民生關懷。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中國人民有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勇氣、智慧和力量。
人勤春來早,萬事日相催。
新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畢力同心,苦干實干,以更高質量的發展答卷,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文字記者:韓潔、楊玉華、何宗渝、何欣榮、王優玲、孫奕
視頻記者:馬軼群、劉紹鵬、萬方、魏文彬、陳凱茵、王茜、王妍清、王新濤、趙鵬、高民輝、曠思琦、李科燊、張忠杰、梁明月、楊之軒、蔡晉楠、吳雁澤、孫瑤、劉子華
海報設計:趙丹陽、周詠緡
新媒體編輯:黃康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