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我們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昂首闊步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經據典、援古證今,賦予典故鮮活的時代內涵,深刻闡釋中國共產黨初心如磐、歷久彌堅的精神密碼。央視網《天天學習》特別策劃“典”亮新時代系列,與您一起學習領會。
【釋義】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蘊含著我國古人可貴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意思是說,事物到了窘困窮盡的時候就應當有所變化,變化之后才能通達,通達之后才能長久。它道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世間萬物,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和衰落的過程,任何事物在其發展到衰落階段時,就要尋求變化以謀出路。如果一味因循守舊而不思變化,就只能僵化致死;反之,如果能夠因應環境變化做出相應調整,就可以絕處逢生,立于不敗之地。成語“窮則思變”即由此而來。
這句話對后世的影響也很大。清末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變法維新,就以《易傳》的古訓為依據,提出了“變者,古今之公理也”的觀點,猛烈抨擊頑固派的因循守舊,闡述變法圖存的道理,在近代中國起到了發蒙啟蔽的作用。
【解讀】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開放再出發,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在人民對幸福的期待中繼續求索。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變,由過去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與此同時,改革已進入攻堅期、深水區,其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40多年前。從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到打破利益固化藩籬,從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前進路上還有不少艱難險阻。
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無論是推動事業發展,還是應對風險挑戰,出路在改革開放,希望在改革開放。唯有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才能推動“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歷史不會終結,奮斗未有窮期。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繼續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闖難關,相信中國一定會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作者 楊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