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23日)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我國礦產資源領域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全國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取得重大進展。截至目前,各省(區、市)礦產資源國情調查主體工作已基本完成。
自然資源部表示,目前,各省(區、市)收集各類調查資料共計21萬余份,做到應收盡收。全面清理資源儲量數據,夯實了資源本底賬簿,實現各類礦種全覆蓋。通過系統梳理,實際確定礦區45516個,較梳理前的44481個礦區增加1035個。
此外,各省(區、市)對未利用礦區、生產礦山、關停(閉)礦山等所有調查對象開展實地調查,共計完成重點礦區調查23575個、重點礦山調查25144個,礦山調查航跡54萬多公里,核實照片23萬多張。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資源經濟與規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史京璽:定期開展礦產資源家底調查,全面摸清我國礦產資源狀況,是科學制定國家戰略規劃的重要依據,是合理配置礦產資源、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查清礦產現狀 做好礦產資源潛力動態評價
全國礦產資源國情調查不僅是要查清國家礦產資源狀況,還要精準對接國家戰略需要,做好礦產資源潛力動態評價。礦產資源潛力動態評價,是通過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工作成果,全面掌握礦產資源現狀,科學評價未查明礦產資源潛力。
自然資源部表示,目前已經完成對鐵、錳、銅、鎢等26個礦種的評價結果進行了跟蹤并更新,編制了潛力動態評價成果圖件。同時,緊盯國家戰略需求拓展新礦種。對釩、鈦、鋯、鈷、鈹等尚未系統開展過潛力評價的礦種或地區開展潛力評價,圈定了1054個預測區,估算了資源潛力。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資源經濟與規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史京璽:目前,我國約2/3的戰略性礦產還需要進口。(所以)圍繞國家緊缺,以戰略性礦產為重點,綜合運用多元信息,圈定有利的找礦遠景區,為礦產地質調查提供靶區。
此外,自然資源部緊盯國內外資源形勢開展綜合研究,形成了《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需求預測2040》《礦產資源安全底線、紅線劃定》《我國境外礦產資源投資基地圈定》等研究報告,提出了很多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重大戰略和規劃部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