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很大,總書記看到我穿著雨衣,還是一直把傘靠向我。”
每當回想起9年前那個下雨的周日,年逾七旬的顧強生心里都是暖暖的。
那是2013年7月21日上午,江城武漢,大雨滂沱。
位于長江北岸的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迎來一位特殊客人。習近平總書記一下飛機就來到這里,開啟為期3天的湖北考察之行。
港口,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九省通衢”的武漢,地處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位置,是全國重要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
距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還有不到4個月,深入基層問計,觸摸港口脈動,既能感知中國經濟的有力“心跳”,也能為科學決策找到“源頭活水”。
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考察。
習近平總書記先來到中控室,在聽取港區建設情況匯報后,他關切地詢問:“三峽通航的標準是多少?”“武漢上下游航道條件怎么樣?”
武漢新港管委會有關負責同志一一回答。這位負責同志回憶說:“總書記問得既具體又專業,對長江黃金水道和現代物流業發展特別關心重視。”
離開中控室,習近平總書記乘車前往作業碼頭。此時,碼頭風大雨急,已經積了一層雨水。
車停在碼頭上,總書記卷著褲腿下車,撐著傘,不顧地上積水一直往前走。
“積水深的地方能到皮鞋一半高度,但總書記根本沒在意,他把傘靠向我,和我邊走邊說。”時任武漢港務集團總經理顧強生回憶道。
暖心的細節,貼心的舉動,一下子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內地港口是不是發展潛力很大,到東南沿海的集裝箱多嗎?”總書記問。
“60%是外貿箱,40%是內貿箱,內地港口很有潛力。”顧強生回答。
“如何解決投資資金問題的?”
“武港集團由武漢國資委和上港集團等合資組建,共同經營。”
到了一個工作岸橋,總書記停下腳步問道:“這個設備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
“設備都是國產的,世界一流水平。”顧強生說。
這是一次求真務實的交流。
“總書記和我聊了十來分鐘,就跟拉家常一樣,他非常關心經濟發展,看得仔細,問得更細致,句句都在點子上。”顧強生深有感觸。
雨越下越大,雨水打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襯衫。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記錄下這一瞬間。此情此景,迅速在互聯網上刷屏。
腳下有泥,心里才有底。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卷起褲腿蹚積水,深入基層看實情,為全黨上了一堂生動的調查研究課。
兩天后,在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6個方面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調查研究的重大問題,為答好“改革之問”提供方法論。
3個多月后,北京人民大會堂,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時,人們意識到,制定一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宏偉藍圖,黨中央經過了怎樣一番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我們黨的傳家寶”“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這也是他不辭辛苦、奔走基層的一個重要目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調研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遍及社區、鄉村、企業、學校。從村支書到泱泱大國最高領導人,他始終是深入調查研究的典范。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鐫刻著執政者奮進的步伐。4月18日起,新華社開設“近鏡頭•溫暖的瞬間”欄目,精心選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精彩瞬間,講述每一張照片背后的溫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