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時政要聞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丨呵護中華民族四季花園

來源: 《瞭望》  
2022-05-02 09:40:20
分享:

  ◆ 2010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來到海南考察調研,每次都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要指示。今年4月,他考察海南時再次強調,“海南要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和岸線開發管控措施。要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他叮囑當地負責同志加強陸海統籌,把生態保護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

  ◆ 海南已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捆綁互促工作機制”“環境資源巡回審判機制”等9項創新機制,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 熱帶雨林,海南最主要的生態屏障。海南在中部山區劃出紅線,將約1/7的陸域面積圈進國家公園保護區

  ◆ GEP核算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筆“生態賬”變成了價值標尺清晰的“明白賬”

  ◆ 2021年,海南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70%,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

  ◆ 通過海洋碳匯產品的市場化交易,推動海南藍碳方法學成為國際公認標準,并納入國際海洋治理體系

  ◆ 2021年,海南GDP同比增長11.2%,增速位居全國第二;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7.3%,位居全國第一

  呵護中華民族四季花園

  “本屆年會接近碳中和!”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期成功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吸引全球目光,“綠色辦會”更令中外嘉賓連連稱贊。

  海南,讓與會嘉賓贊嘆的遠不止于此。走進年會舉辦地博鰲鎮,一派田園風光令人心曠神怡。白墻黛瓦、蜿蜒小路、椰林水韻、濱海長廊,“山水林田湖海”在這里完美融合。

  “海南生態環境是大自然賜予的寶貴財富,必須倍加珍惜、精心呵護,使海南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指出。

  對海南這片熱土,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牽掛;對海南綠水青山,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對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期望殷殷。

  2010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來到海南考察調研,每次都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要指示。今年4月,他考察海南時再次強調,“海南要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和岸線開發管控措施。要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他叮囑當地負責同志加強陸海統籌,把生態保護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

  打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中央賦予海南“三區一中心”發展定位之一。近年來,海南始終牢記保護生態環境這個“國之大者”,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呵護生態“金字招牌”,探路生態文明建設創新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海南樣板,力爭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成果的重要窗口。

  “一滴水”折射治水之變

  海南島中部,黎母嶺山脈連綿起伏。熱帶雨林里水汽升騰,掠過草木,匯成驟雨落下化為涓涓細流,順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而下,涌入大海。

  海南生態保護,堅持四個“最”字——最早謀劃,率先開展多個前沿領域立法實踐;最嚴制度,全面構筑生態系統和環境安全屏障;最細規劃,健全從源頭防控到責任追究的治理體系;最高標準,向國際生態環境質量標桿地區看齊。

  一滴水,見證生態環境不斷向好。

  白鷺掠過水面,魚蝦漫游淺底。站在海口市鴨尾溪旁,69歲的市民黃永榮不由得感嘆:“這是鬧市里久違的清新感。”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海南以釘釘子精神做好“治水”這篇大文章。

  一手抓截污擴容,精準排查堵住源頭。海南堅持“一源一策”,推動農業種養殖從飲用水水源地逐步退出,加強水源地管理巡查,完成122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2018年以來,海南累計投入154億元用于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建污水管網3800公里,堵住了一批入河、入海排污口,消除一批污水管網空白區。

  一手抓水系連通,賦予水體二次生命。海南以海綿城市理念串聯水系與濕地,將封閉的內河湖疏浚并連通循環,拆除近海違法圍填項目,增加海灣洋流動力,力促各類水體活起來、動起來。

  2021年數據顯示,海南重點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近岸海域海水污染因子基本清除,達到了治理以來的最好水平。

  整體水質有所改善后,一場省委書記省長雙掛帥的“六水共治”專項行動開始了,向各自為政的治水管理體制開刀。

  “大伙加把勁!”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村,河道管護員符海秋扯開嗓門,一邊掄起鐵鍬挖開河道淤泥,一邊為大伙鼓勁加油。

  這里位于海南中部生態保育區,承擔著守護海南“水塔”的重任。當地生態環境、水務、農業農村、檢察等部門打破壁壘,現場推動、現場督導、分工合作,形成了舉全縣之力推動全民參與的共管共治格局。

  “通過打這場治水攻堅戰,不僅要實現5年后省控國控斷面全部達標,還要在體制機制上創新,破解管理弊端。”海南省水務廳負責人說。

  一滴水,折射生態文明體制創新生動實踐。

  從“多規合一”到國土空間保護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從綠色產品政府采購制度到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從推進清潔能源島建設到資源高效利用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海南不斷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多規合一”全島一盤棋。海南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統籌協調各類區域空間性規劃,在全省繪制一張圖,徹底解決現有規劃自成體系、內容沖突、缺乏銜接協調等問題。

  “三線一單”嚴劃“高壓線”。2020年,海南“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成果,通過生態環境部技術審核,專家組給出了“建議樹樣板”的高度評價。

  “這是一筆長遠賬、整體賬、綜合賬。”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全占軍說,今年海南又公布全國第一個含全省各個層級管控要求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擺在企業和項目面前的,是一道道環保“高壓線”。

  最嚴禁塑令開啟“禁塑時代”。海南率先頒布并實施全國首部全域、全面“禁塑”地方法規以來,曾經在生活中廣泛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逐漸被環保制品替代。2020年12月1日,海南進入“禁塑時代”。目前可降解替代品銷量近3萬噸,已對4000多宗違法案件進行立案。

  生態補償機制三維考核。2019年8月,赤田水庫下游的三亞和上游的保亭簽訂生態保護補償協議,這一“水質+水量+行動”三維考核試點,讓兩地結為生態命運共同體。

  “隨著試點逐步推向全省,生態治理有了更大的動力和資金實力。”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規劃與政策研究所所長王敏英說,目前海南已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捆綁互促工作機制”“環境資源巡回審判機制”等9項創新機制,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2021年12月5日攝) 蒲曉旭攝 / 本刊

  “一道線”探路陸海統籌

  海南島東南角,驅車從萬寧市小海到石梅灣,40公里濱海風光一覽無余。在沿線居民記憶里,這道當地最美海岸線,幾年前還是一幅岸灘淤積、樹林被砍的畫面。

  動真碰硬治理岸線,萬寧全面清退養殖池塘,疏通潮汐通道,拆除石梅灣違建別墅,在青皮林核心保護區域補種數十畝青皮樹,岸線從此變了模樣。

  迂回1900多公里的一道環島海岸線,正在發生山與海、陸與洋的美麗變遷,記錄了海南探路生態保護陸海統籌的故事。

  陸海統籌謀“一體”之法,系統構建有機生態島。根據《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海南正在加快打造以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為主體的“生態綠心”,保護以環島生態岸段和生態海域為主體的“生態藍環”,守護生態水源和生態廊道,構建林城相融、林水相依、林田縱橫、山海相連的有機生態島。“一心、一環、三江、多廊”的陸海一體化保護機制,成為海南優化調整生態功能分區、提高生態空間完整性、構建生態空間新格局的有力抓手。

  陸海統籌謀“進退”之法,重塑陸海岸線空間格局。劃定禁養區,實施“銀色海灘”修復工程,拆除一批近海建筑,鏟除一批海灘棧道,清退上萬畝養殖池塘……多個市縣的濱海改造行動,使各地告別了沿海防護林斷帶導致的“陸進海退”和海水倒灌時的“海進陸退”,還陸于海、還海于陸。

  陸海統籌謀“表里”之法,既要面子又重里子。近年來,海南各地生活垃圾填埋場全部完成土工膜覆蓋,蠅蟲和臭味消失無蹤。垃圾山下的有害滲濾液,也被調節池、應急儲存池一一收集處理。美化城市“臉面”的同時,海南大力修復“城市血脈”,雨污管網清淤分流,錯接管網排查疏浚,讓城市凈化有“里”有“面”。

  陸海統籌之下,生態傷疤正在愈合。

  從空中俯瞰,陵水黎族自治縣的新村潟湖、黎安潟湖宛如明媚的“雙眸”。幾年前,這里還聚集著成百上千條漁船和排筏,水質渾濁。

  隨著“轟隆隆”巨響,起重吊機擺動長臂,漁排應聲上岸。經濟為生態騰出位置,痛不痛心?“當然痛!但再痛也要為子孫后代留下生態空間。”站在潟湖旁,打了一輩子魚的陳玉清感慨:“我們把這兩只‘眼睛’重新擦亮了!”

  海南的綠,最濃在濕地。眺望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泛著綠光的3000多公頃濕地曾因墾殖開發成片萎縮。人們開始“痛定思痛”。

  退!養殖企業關停搬遷。關!旅游項目整頓清理。替!重新圍堰還濕于民。海南超過32萬公頃的濕地重煥生機,潮漲而隱、潮退而現,如綠色胭脂“濃妝淡抹”,??谝渤蔀槿虻谝慌?ldquo;國際濕地城市”。

  由海向陸,違法建設的圍填海項目被勒令全部拆除;坑洞遍布的采石場,披上綠化“外套”;滿目瘡痍的垃圾山被封存,建成供游憩納涼的“生態公園”……海南掛圖作戰、掐表計時,對兩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認真整改,目前全部任務已基本清零。

  陸海統籌之下,青綠底色增添多彩亮色。

  “負氧離子數15941,PM2.5為0”,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景區廣場,一塊實時監測空氣指數的電子顯示屏,引游客駐足。

  熱帶雨林,海南最主要的生態屏障。海南在中部山區劃出紅線,將約1/7的陸域面積圈進國家公園保護區。海南省林業局副局長劉強說,山里農民搬出來,小水電站退下來,電子圍欄架起來,“犧牲了短期利益,守護了一座巨大的‘方舟’”。

  這座“方舟”,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托起了瀕危物種的明天。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恢復至5群36只;中部山林里,瞼虎棲居在露水剛打濕的巖壁上;西部原野,坡鹿精靈一樣在草叢間跳躍,鳴聲呦呦……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中,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多達278種。

2022年1月30日,海南三亞蜈支洲島海域,游客在體驗種植珊瑚 楊冠宇攝 / 本刊

  “一片葉”踐行兩山轉化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藏在熱帶雨林深處的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依山傍水,仿佛世外桃源。“兩山轉化”的密碼,就藏在郁郁蔥蔥的雨林里。

  2013年以來,依托野生大葉茶資源,當地政府引進企業、鼓勵創辦合作社,茶葉種植產業規模逐年擴大,五指山紅茶“琥珀湯、奶蜜香”美名遠揚,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我的茶園每年有10多萬元收入。”村民王瓊香告訴記者。如今,毛納村家家戶戶種茶脫貧致富。

  “生態佳”邁向“生態+”。透過一片野生大葉茶的“華麗蛻變”,可見海南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良性互動。

  生態+農業,放大海南地標價值。澄邁山柚油、瓊海油茶、萬寧鷓鴣茶、保亭益智、瓊中綠橙、興隆咖啡……近年來,海南涌現出一批名揚全國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入選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農產品多達42個。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介紹說,海南省政府在全國率先推進“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培育高山種植業、發展熱帶高效農業,通過生態保護打造地理標志產品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使產品具有更高的經濟社會附加值。

  生態+旅游,全域旅游優勢得天獨厚。聚焦熱帶雨林等資源,開發多元化雨林旅游;聚焦濱海海灣珊瑚等保護,發展海洋旅游……海南以觀光旅游為基礎、休閑度假為重點、文體旅游和健康旅游為特色的生態旅游產業體系已初步構建。

  在疫情較為嚴峻的形勢下,海南成為國內最早復蘇的旅游市場之一。2021年全省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同比增長25.5%,恢復至2019年的97.5%;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58.6%,較2019年增長30.9%。

  生態+體育,“以賽促旅”釋放生態紅利。聚焦海灣資源和山地資源,海南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模式,“賽事經濟”漸成氣候。帆船、帆板、沖浪、沙灘排球等大型賽事紛紛落地海南,“一核多點”建設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也取得階段性成果。

  生態+康養,智慧健康生態島力爭世界領先。海南是康養旅居的理想勝地?!逗D鲜〗】诞a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拓展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產業鏈,將海南建設成世界領先的智慧健康生態島。

  海南省通過打造康養產品、推進“健康海南”工程、布局一批醫養結合示范基地等舉措,依托黎藥、南藥種植,結合溫泉、“富硒”等概念,形成了“中醫藥輕醫療+康養”等多個系列康養旅游產品,逐步打造醫療康養高地。

  “2045.13億元”!去年9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發布了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成果,摸清一草一木的綠色家底,這在國家公園中尚屬首次。

  “保護越得力,GEP越增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黃金城說,GEP核算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筆“生態賬”變成了價值標尺清晰的“明白賬”。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村民在五指山椰仙茶園采茶(2018年11月15日攝) 郭程攝 / 本刊

  “一度電”照亮雙碳未來

  濕地和綠化帶環繞,“藍綠空間”設計占比70%以上。從海口中心市區往東穿過江底隧道,海口江東新區美景如畫。新區核心CBD建設如火如荼,造型獨特的國投生態環境大廈項目主體結構已完成封頂。

  這個山水賦型的綠色、低碳建筑,不僅是新區標志性項目,也是海南自貿港綠色低碳發展的一個縮影。

  “土地掛牌拍賣時,我們就把碳排放作為一個硬杠桿,企業摘牌后需簽訂包括碳排放在內的對賭協議,以此倒逼進駐企業低碳甚至零碳發展。”??诮瓥|新區管理局規劃統籌部副部長鞏玄遠說。

  低碳綠色發展,從“一度電”開始。在江東新區的規劃里,“近零能耗”的綠色建筑通過清潔能源獲得的電能,不僅要滿足日常辦公、照明等基本用電需求,還將在節假日用電低谷期將儲備電力輸送至電網獲得收益。到2030年,新區將實現“碳中和”。

  在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環保、節能、低碳、零排放既是招商引資的入門檻,也將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標配件。不斷探索環保、節能、低碳的生產發展模式,海南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相統一,爭當“雙碳”工作優等生。

  率先完成配額清繳。去年,海南不但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碳強度目標,還率先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清繳工作。為降低溫室氣體,海南已全面淘汰黃標車10萬余輛,提前淘汰老舊柴油車1.7萬余輛。

  低碳試點各顯身手。三亞、瓊中入選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谌脒x國家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入選國家首批亞太經合組織低碳城鎮優秀規劃項目……低碳試驗在海南全面開花。

  駛入新能源汽車快車道。海南在全國首次提出所有細分領域車輛清潔能源化目標和路線圖,率先確立2030年“禁售燃油車”目標。2021年,海南新能源車保有量增速達91%,位居全國第一,保有量占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

  力推“搭積木”建筑。海南臨高縣金牌港,3家大型裝配式建筑企業進駐后,產業開始“加速跑”。建筑模塊經“私人訂制”后運至工地,用“搭積木”方式施工建設,不但減排節能還能消除固體建筑垃圾公害。這樣的綠色建筑,海南要求在2025年新開工項目中占比達到80%以上。

  打造清潔能源島。實現低碳,能源結構必須加快優化。2021年,海南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70%,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海南全額消納的清潔能源,核算減排二氧化碳309.6萬噸。海南電網公司還開辟了島外購買“生態電”新路徑,增加省外清潔電力送入規模。到2025年,海南全省清潔能源發電裝機、電量比重將分別達85%、75%左右。

  提升“藍碳”話語權。“藍碳”是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儲存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今年2月,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現在國內外藍碳領域研究不多,項目減排測算方法學幾乎沒有。海南一直在研究藍色碳匯項目開發標準和方法學,發掘藍碳資源潛力。這在全球都是獨樹一幟的,爭取做出中國特色,在海洋碳匯研究上搶占國際制高點。”該中心負責人王立成說。

  海南國際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海碳中心”)今年3月獲批設立。該中心將通過海洋碳匯產品的市場化交易,推動海南藍碳方法學成為國際公認標準,并納入國際海洋治理體系。同時,為各類碳金融產品提供有力的資本市場基礎支撐平臺。

  綠色低碳的發展路徑,已轉化為海南的發展實績——2021年,海南GDP同比增長11.2%,增速位居全國第二;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7.3%,位居全國第一。

  最美人間四月天。如今的瓊州大地處處皆景,四季花園華麗綻放。新起點上的海南正在高速奔跑,為建成中國向世界展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成果的重要窗口全力奮進。(《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柳昌林 王暉余 陳凱姿)

關鍵詞:瞭望·治國理政紀事,海南責任編輯:劉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