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萬物舒展、生命悠然通暢,端午節就在這盛夏之時。飄香的粽葉,呼嘯的龍舟,屋外懸掛滿門菖蒲,斟上滿懷雄黃。記憶中的端午有顏色,有香氣,更有詩的韻味。
詩意端午,中國人美好的精神世界
端午從來都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日,端午節因詩有名、因詩生情、因詩厚重。源于詩人屈原家國情懷和詩歌的影響,端午節與中國詩歌發生了密切的聯系,成為中國的詩人節。
歷史上,詩人們曾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端午詩。而今天,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仍舊寫滿詩意。
在屈原故里湖北秭歸,詩歌文化氛圍濃郁,自古就有吟誦“楚辭”古體詩的習慣。數百年來,當地農民以詩為伴,左手稼穡,右手寫詩。民間也組建“騷壇”詩社,每逢端午節便自發集會賦詩作文,紀念屈原。
今年七十四歲的黃家兆,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來沒有走出大山、地地道道的農民。對黃家兆而言,詩歌不僅是寓情的載體,更是修身做人的根本。勞作激發的創作靈感,循著離騷古韻,他的詩不僅平仄押韻、對仗工整,吟誦詩詞的時候也莊重而虔誠。
受詩歌文化熏陶的郝明月,小學就在屈原廟觀看端午詩會。他當時就肅然起敬,被自己身邊平時不起眼的人,深深觸動,從此愛上詩歌。
土生土長的農民詩人譚家臣,從小便被稱為“詩癡”。十八九歲的時候,譚家臣就獨自一人背上詩稿去了北京,只為拜訪當地有名的大詩人,讓他們給自己指點一二。
那些雖已經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在每年的端午詩會的時候,也會帶著自己的作品趕回來,參加家鄉隆重的詩會。
在中國這片詩韻沃土,詩的種子野蠻生長,帶來一片美好。
詩意端午,中國人不滅的記憶牽絆
騷壇詩人用屈子開創的騷體憑吊屈原,屈原作品思想上、藝術上的輝煌成就,也影響著后世眾多文人墨客的創作。從《離騷》《天問》到唐詩宋詞......一個個中華詩歌藝術的高峰,風景秀麗,吸引著許許多多不同的人們前往“攀登”。
你若問我中國人為什么如此熱愛詩歌?因其辭藻之雅美、意境之邃美、思想之雋美;因其光輝絢爛,豐滿內心的貧乏,帶來美好;因其幾千年的傳承和積淀,使我們有機會站在前人肩膀上,汲取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
詩歌是文學的最高形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樣偉大的詩篇,早已融在我們的血液之中,成為中國人永遠的精神寄托。
這種以詩為魂的血脈情緣,也是我們與祖先、與歷史、與當代對話的文化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