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四川眉山考察調研時指出,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靠農業專家,也要靠廣大農民。要加強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技術培訓,把種糧大戶組織起來,積極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高效農業。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為全黨全社會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將激發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農民更大干勁和闖勁,在中華大地繪就一幅幅綠色、生態、高效的農業豐收場景。
科技進步與創新是發展現代農業第一推動力,離不開專家開拓創新,更有賴于廣大農民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主要農作物良種實現全覆蓋。這表明,一項項迭代更新的農業新產品、新技術應用,正在推動我國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這一成就的背后,離不開廣大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創新人才、推廣人才和科技特派員數年甚至數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更離不開大批本鄉本土種田“老把式”、養殖“專業戶”和新農人的經驗與辛勤勞動。不管是科技人員,還是“田秀才”“鄉創客”,他們都是創新科技助力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
農業現代化必須依靠農民自身現代化,才能實現農業和農村的全面現代化。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分別為13.75%和6.45%,差距達7.3個百分點。作為農業生產主體,許多農民不會使用先進農業技術和裝備,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生產和發展要求。在河南省夏邑縣,當地通過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教育培訓,近年來已培養農民7000余人,成為現代農業帶頭人和助推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因此,以更大力度組織實施更大范圍的農業科技培訓和示范,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造就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應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農業生產組織現代化是支撐農業現代化的必要手段,要通過依靠和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組織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時代,但大國小農仍然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和農情。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小農戶數量占到農業經營主體的98%以上,小農戶從業人員占農業從業人員的90%,小農戶經營耕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70%。由于組織化程度低,農民只能被動地參與市場競爭,處于農業價值鏈的最底端,難以形成有效的競爭力和談判力。因此,推進農業現代化不僅需要實現生產力的變革,也需要生產關系的調整。要在鄉村振興中著力實現農業生產組織現代化,提高小農戶組織化程度,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央廣網特約評論員、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