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夏至”里的中國古人生命智慧

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22-06-21 08:26:11
分享:

  “夏至”里的中國古人生命智慧

  夏至,又被稱為“夏節”或者“夏至節”,于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交節。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日子。夏至是重要的傳統時令節氣,標志著盛夏的開始。

  陰陽盛衰的轉折點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曉峰認為,我國古人可能在4200年前就對夏至節氣有了準確的認知和把握。在距今4200年前的山西陶寺遺址中,考古學者發現了帶有刻度的圭尺,證明中國古人那時就已掌握了圭表測日的方法。古人利用圭表測日,持續觀測一年之中日影的變化,發現了日影最長的夏至日和日影最短的冬至日這兩個極點,從而得以確定夏至和冬至的時間。

  夏至的“至”是“極致”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夏,假也,至,極也。萬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極也。”《三禮義宗》里寫道:“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禮記·月令》說:“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劉曉峰解釋說,夏至是陰陽盛衰的轉折點。夏至陽氣到達極致,陰氣開始萌發,所以夏至又稱“一陰生”。之后陽氣走向衰弱,陰氣日益回升,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屬陽的生物卻開始衰退——屬陽的鹿角開始脫落;雄性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而鼓翼鳴叫;喜陰的藥草——半夏在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因此也有了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古代重要的傳統節日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研究”首席專家蕭放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至在古代不僅是一個節氣,還是重要的傳統節日。據史料記載,我國從漢代開始就有過夏至節的習俗,漢武帝在太初元年頒行新歷——太初歷,以正月為歲首,第一次將二十四節氣編入歷譜,夏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推行全國;宋代時,朝廷在夏至節會放三天假,讓文武百官回家休息;遼代時的夏至日叫做“朝節”,女性會在這一天“進彩扇,以粉脂相贈遺”;到了清代,夏至多了許多習俗禁忌,據《清嘉錄》記載,“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 如今,夏至節已經淡出了現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國南方地區還在過冬至節,而過夏至節的人卻相對較少。然而在北歐等地,為慶祝一年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日子而設立的仲夏節,卻是非常受重視的節日。

  蕭放介紹說,由于夏至是作物生長的重要時期,在這期間的民俗活動多以祈求作物豐收為目的。古代帝王歷來就有夏至日祭地的傳統。《周禮·春官》云:“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意思是夏至這天,祭祀地神,以消除荒年、饑餓和死亡。可見,至少在周朝時,夏至祭祀活動就已開始。《史記·封禪書》又記曰:“夏日至,祭地祗。皆用樂舞,而神乃可得而禮也。”這時的祭祀活動,已伴以“樂舞”,規模漸盛。明清時期,祭地典禮在北京地壇舉行。

  祭祀土地的儀式如今在我國某些地區仍然存在。浙江金華地區會在夏至日祭田公、田婆,也就是祭祀土地神以求豐收。廣東陽江則在夏至期間舉辦開鐮節。在開鐮的前一天,各家各戶做好面餅和茶,準備美酒,在廣場上跳“禾樓舞”,以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古時天子在夏至時節祭地,老百姓則在這一天用時鮮美味祭祀祖先。《杭州府志》記載,“夏至,鄉村設祭祀祖先,蓋重‘二至’之意,城郭則否。”《山陰縣志》則有“夏至,祀先祖以面。”《紹興府志》寫道:“夏至,祀先以面。蕭山各供茶,曰‘夏至茶’。”農人在夏至時節還會用各類酒肉祭祀土地神,以求豐收。

  此外,古人還有在夏至“掏井換水”的習俗。蕭放認為,這與古代改火的習俗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在古人眼中,火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年四季不能用同一個火種,火用久了就要熄滅,重新取火。夏至“一陰生”,因此要換掉舊水,使用新水,才有利于身體保健。在漢代月令簡牘中,多見夏至換水的記載。

  農歷五月宜休養生息

  劉曉峰告訴記者,古人通過“陰陽”來理解時間和節氣。夏至是陰與陽、死與生激烈爭斗的時節,因此古人在這一時段,都會小心避忌,保持身心安定,禁絕各種欲念。行政事務亦應采取“無為”的治理方式。《禮記·月令》告誡人們,在夏至“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耆欲,定心氣。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

  不僅是夏至,在整個農歷五月,古人都會小心翼翼。古人認為五月毒氣最盛,又將之稱為“毒月”。中醫認為,五月即是午月,屬火,此時的陽氣達到最旺,火旺至極,而此時氣外散,內里虛弱,不適合進行泄耗性的活動。因此農歷五月的端午節和夏至節的很多習俗都是圍繞“排毒養生”而展開。古人提倡在這個月份禁欲、齋戒、泡草藥浴、門前插艾草或菖蒲、喝雄黃酒、佩戴香囊等都是為了祛除邪氣,補益正氣,預防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端午節家家都吃的粽子,其實最早是夏至節的食物。劉曉峰介紹,夏至時吃的粽子是“灰粽”。把草木灰熬煮成湯,用過濾后的水浸泡糯米,泡過的糯米就呈現出一種灰色,中間放一個棗,再用箸葉包扎成粽子。人們之所以有夏至吃灰粽的習俗,也是因為灰粽的“非黑非白”與夏至的“天地混沌”之態相合。

  少不了的“夏至面”

  各地夏至的食俗雖然有差異,但吃面卻是共通的。蕭放說,這主要是因為夏至前后,新麥已經成熟,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北京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代時京師家家吃冷淘面,即“過水面”“涼面”。面食勝地山西也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南京人在夏至不僅吃面,還吃黃鱔、涼粉、莧菜等時令食物。再往南的廣東,夏至食俗也是“冬至餛飩夏至面”,廣東人把長面條比作夏至日長長的白晝。

  中國天氣·二十四節氣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先生”宋英杰在《二十四節氣志》中也寫到,在節氣起源的黃河流域,夏至吃面有著悠久的歷史。人們覺得此時“食湯餅”,然后“取巾拭汗”,可以“面色皎然”。所謂湯餅,便類似現今的熱湯面片兒。

  在宋英杰看來,夏至吃面還有另外一個好處。與“貓冬”的冬至相比,夏至時滿地的農活,人們更忙,包餃子、蒸包子有些繁瑣,相較之下,煮面就很簡便。炎熱的夏季,吃食也不宜像冬天那樣肥甘厚味,夏至面比較清爽,恰好符合夏至飲食清淡的養生需要。

  劉曉峰認為,夏至的各種民俗都根植于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文化之中,蘊含著古人的智慧,體現了古人成熟璀璨的思想結晶,而這其中最根本的精神就是順應天時,與自然和諧共生。“古人認為,陰陽四時,是萬物之終始,也是死生之根本。因而人要順應自然之變化,順從天地之大法。順四時而適寒暑,才能活得更好。這些智慧對于現代人也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劉曉峰說。(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關鍵詞:夏至,中國古人,生命智慧責任編輯:張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