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今年以來,我國扎實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引領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9.6%,這是今年上半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的速度,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2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0.2%,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提升。
6.3萬億元,這是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1%,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5.9%,比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由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支撐的新型消費升級加快。
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4%,其中,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4.2%,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49.1%,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回首上半年,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突發因素超出預期,但中國經濟蹄疾步穩,頂住壓力實現增長,創新升級動能澎湃。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 盛朝迅:上半年結構的變化背后,實際上是一種主動調整、主動引領的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型升級和新動能培育,超前部署了一系列經濟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精心的部署和前瞻的布局,引領中國經濟更加有競爭力、有韌性的方向去發展。
面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如何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歷史演進方向和未來發展大勢,提出一系列重大論斷,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到“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再到“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指明了前進方向。
今年以來,盡管面臨多重壓力和挑戰,國家政策靠前發力持續催生增長動能:實施智能制造和技術改造工程;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鍛長板、補短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綜合競爭力。
一系列措施落地生效,數字化轉型提速升級。上半年,“5G+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超過3100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7%和75.1%,傳統產業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延伸拓展。
創新動能加速釋放。上半年,發明專利有效量超過390萬件,同比增長17.5%,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通信業和互聯網收入總規模突破10萬億元,數字經濟對經濟增長拉動不斷增強。
綠色發展穩步推進。上半年,清潔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12.8%,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新建建筑“綠色化”超過90%。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王一鳴:上半年經濟的變化也顯現出中國經濟強大的抗沖擊的能力和它的韌性,這是我們特有的韌性。我們在外部壓力增大的情況下,正在經歷一輪新的轉型升級,為我們經濟的穩定增大了回旋的空間,這輪產業升級它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意義,在未來一個時期會更進一步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