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社稷一葉舟,民意湯湯萬古流。離微不二把心修,不負天地載魂舟。”9月1日晚,川劇《草鞋縣令》亮相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在天津大劇院精彩上演。作為角逐第十七屆文華大獎的作品,該劇人物形象鮮活獨特、川劇高腔悠揚婉轉、巴蜀特色濃郁活潑,備受觀眾好評。
川劇《草鞋縣令》(2022版)由四川藝術職業學院與四川省川劇院聯合提升打造,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擔任藝術總監,文華劇目導演獎得主查明哲執導,陳智林、肖德美、劉誼、李喬松、蘇明德等川劇名家聯袂主演。該劇共八場,以根治什邡水旱為主線,講述了清朝嘉慶年間,什邡縣令紀大奎面對災情從容不迫、堅守本心、排除萬難、為民至上,最終解決民生難題的故事。
川劇《草鞋縣令》自推出以來,先后赴北京、上海、重慶、張家港、紹興等地巡演,截至目前演出近80場。該劇曾獲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資助,入選文旅部2020年度國家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
此次亮相文華大獎參評現場的2022版《草鞋縣令》,在原版基礎上做了20多次修改,并于今年5月18日正式啟動提升版排練。導演查明哲表示,《草鞋縣令》的創作初衷,是通過挖掘本地歷史文化中的“清廉因子”,把優秀文化融入到全面從嚴治黨之中,培育基層黨員干部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
“這部戲雖然講的廉官的故事,但它并沒有只停留在廉官文化的宣教上,而是深入人心、深入人性,對紀大奎為什么會選擇惟民至上、做有修為的官,在他內心活動和精神追求上做了深入刻畫。”在查明哲看來,戲劇的最終目的是人文關懷。“我們的主題就是把他從怎么做官,到最后發展到他怎么為民,怎么做人。這其實是一個關于紀大奎更為重要、更內在的、更有價值的角度開掘。”
創作中,《草鞋縣令》還致力于追求鮮明的中國風格及民俗文化風格,將傳統文化貫徹得淋漓盡致,比如該劇的舞臺背景由山水畫和詩章融合而成,還有舞臺上的鎮水獸、石碑,天幕上的蘇東坡詞,以及巴蜀文化濃郁的采茶、祭祀舞蹈等。該劇還創新性的運用了“幫腔”上臺、“幫腔”對唱、琵琶獨奏等形式,展現人物內心。
此外,全新改版的《草鞋縣令》在音樂上也進行了提檔升級,作曲李天鑫透露:“《草鞋縣令》(2022版)中的所有音樂都是新鮮出爐,先由簡而感到不足,從小動到大改,并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在創作中,李天鑫還特別融合了什邡當地民歌,并加入四川燈戲元素,使得劇目符合時代審美的同時,更具地域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貼近戲中人物,主演陳智林一個月減重21斤,將“紀大奎”的儒生氣質、草根情懷、慎思篤行刻畫得淋漓盡致。“之前的主題重點展現紀大奎的廉潔,這次則表現他一心為民的思想。我希望自己塑造的紀大奎,不僅僅是一個清官形象,他還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民之心的貼心父母官。”陳智林表示,“以川劇的形式來挖掘打造紀大奎這一人物,既是對四川省歷史名人的挖掘,又是對川劇文化傳統的傳承。我相信,《草鞋縣令》會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