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沿黃河九省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奏響了新時代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新樂章。
大河奔涌,蜿蜒九曲。
在黃河源頭,秋日的扎陵湖、鄂陵湖碧波無垠。這段時間,源頭湖泊的水生態監測采樣加緊進行,采樣數據將為流域保護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六年多來,隨著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的推進,三江源地區水資源總量明顯增加,2021年年均出境水量達到765億多立方米。
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沿黃河九省區牢固樹立“一盤棋”意識,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上游,加大水源涵養。四川若爾蓋縣實施濕地生態綜合治理,若爾蓋濕地總蓄水量達到約100億立方米,每年30%左右的黃河水來源于此。
中游,加強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陜西以草固沙、以林攔沙、以壩留沙,進入黃河的泥沙量不斷減少。山西累計投入170多億元治理汾河,補齊水環境基礎設施短板。
下游,健全防洪體系、完善濕地生態保護系統。河南建設了沿黃河生態廊道,廊道承擔著防洪護岸等多種功能。去年底,黃河河南段右岸生態廊道757公里道路全線貫通,流域造林面積10.7萬畝。位于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開展退耕還濕、退養還灘。十年來,累計恢復濕地188平方公里,鳥類由187種增加至371種。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全流域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流域400余個縣域全部達到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在寧夏,引黃灌區高效節水灌溉農田超400萬畝,占灌區農田一半以上。在內蒙古,通過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和城鎮節水降損,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在甘肅,推廣高標準農田和高效旱作節水農業,年節水10億立方米。
久久為功,十年來,黃河流域水質明顯改善,2021年黃河干流全線達到Ⅲ類水體。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水資源節約利用水平穩步提升。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沿黃河各省份堅定走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清潔能源建設跑出加速度,綠電源源不斷地向外輸送,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鏈加快布局,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產業蓬勃興起,成為拉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如今,沿黃河九省區,咬定目標、腳踏實地,不斷譜寫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