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縱論

同向同行同在,點亮理想之燈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2022-11-25 21:59:55
分享:

  參加航天員選拔時,王亞平曾經問過楊利偉一個問題:作為航天員最難的是什么?“他當時只回答了兩個字:學習。”等自己真正成為航天人之后,她才明白這兩個字的真正含義。在11月25日舉辦的“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上,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王亞平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航天英雄楊利偉、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冬奧會冠軍武大靖等模范人物和優秀思政教師、青年學生代表也來到現場,同上這堂別開生面的“大思政課”。王亞平說,后來,第一批聽她在神舟飛船中“太空授課”的孩子里,也有人加入航天戰線,實現了載人航天精神的代際傳承。

  有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大思政課”活動現場所講述的一個個故事里,不僅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也生動體現出思想如何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教育如何在行動中潤物無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為什么要上思政課?全國模范教師、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東的回答是:“思政課是為了讓我們與歷史同向,與祖國同行,與人民同在,一起攜手向未來的關鍵課程。”他的思政課是學校“秒殺課”,課表一出來,分分鐘會被學生搶光。

  當下,中國發展正處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的關鍵時期,如何看待自己身處的大時代,國家未來與個人理想有著怎樣的連接?面對百年變局的不確定性如何未雨綢繆,該以怎樣的姿態看待中國在全球發展中的作用,如何向世界展示真實可信可愛的中國形象?……所有這些,都將在思政課上找到答案。

  思政課應該成為青年的指路之燈,成長陪伴,要能為他們答疑解惑,鼓勁加油,在潛移默化、成風化人中培根鑄魂、立德樹人。同時,思政課不是課堂上的道而論道,而是社會實踐中的知行合一。走進青年,走進現實,用平實質樸的話語感染青年,用真實感人的故事打動青年——做好這些春風化雨的功夫,“大思政課”才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青年內心,點亮青春的理想之燈。

  以“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這堂網絡“大思政課”為例,不論是王亞平和楊利偉在航天偉業中的心路歷程,還是武大靖勇奪金牌后,幫助更多孩子實現冰上夢想的奮斗軌跡,都樸實無華、真實生動,讓年輕人可知可感,深受觸動。只有能夠喚起青年共鳴的思政教育,才稱得上是最生動、最鮮活、最有效的“大思政”。一堂堂優質“大思政課”的成功實踐,也為我們總結出了不少寶貴經驗。

  真正的“大思政課”從來都不是懸浮抽象的,而是具體生動的。復興路上不斷涌現的鮮活榜樣,以他們的行動為范例,讓當代青年看到:什么樣的生活是值得去過的,什么樣的事業值得為之不懈奮斗。不管是拒絕國外高薪,一頭扎進貧困鄉村,幫千家萬戶脫貧的食用菌學者林占熺,還是創辦全國第一所女子全免費高中,幫助一批批學生走出大山的張桂梅,不管是把“清澈的愛獻給祖國”的邊防戰士,還是在平凡崗位成就不凡事的普通人,都會以自己的踏實苦干成為青年“前進道路上的一束光”。這些用行動寫就的故事,沒有駢四儷六的修辭,也沒有任何贅詞冗句,只有一股自然生發出來的強大感染力,感召影響著年輕人,為他們指引人生方向。

  好的思政教育,要厚植愛國情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當代青年是無比愛國的一代,價值觀層面的引領感召,能激發青年心底的斗志,促使他們將青春熱情投入到為國家和人民作貢獻的事業當中。

  好的思政教育,要理論結合實際。在思政教學中,沒有不來源于實踐的理論知識,也沒有不需要理論指導的實踐鍛煉。因此,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講。學生進行思政學習,為的是全面了解社會現實,明確時代托付的職責使命,為人生錨定價值坐標。作為思政教育工作者,決不能滿足于照本宣科,而應從學生身邊的大事小情入手,使其看到理論與實際的深刻聯系,并在具體情境中回應學生的疑問困惑。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感悟道理、把握客觀規律,思政教育才能“一點就通”。

  好的思政教育,要注重改革創新。這既包括了教學形式、授課內容、教學方法的創新,也包括了教學理念與傳播樣態的變革。建好思政課堂,不能將目光局限于教室黑板的方寸之間,而要將“大思政課”的理念化入教育的點滴之中,讓思政課變得豐富多彩。在聚焦社會主題、用活豐厚資源的過程中,思政課堂既可以“走出去”,讓學生深入各行各業,走進基層或深山;也可以“請進來”,讓模范榜樣現身說法,與學生互動交流;還可以“去云端”,讓網絡課堂不受時間、地域、容量的限制,將優質課程內容隨時送達青年。

  理論與價值觀的引領教會我們擘畫青春藍圖的方法,而要拿起“筆”來,則需要以具體行動為堅實支撐。青年在“大思政課”中學習進步的過程,就是統一思想和行動,通過理論指導實踐,從傾聽別人的故事到書寫自己的故事的過程。“大思政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無數青年,像他們的榜樣一樣,以報國行動將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中青報·中青網評論員

關鍵詞:航天員,王亞平,楊利偉責任編輯: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