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中華文化也通過文博會平臺不斷加速“走出去”,文化產業再上新臺階號角崢嶸、步履鏗鏘。
資料圖2021年文博會
彩云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鐵
以文化之名義,聚四海之賓朋,舉文博之盛會。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今日開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3402家參展企業紛紛亮出“看家本領”,在線上線下向世界秀出中國文化產業的軟實力。這一平臺正在“博”攬文化產業新“燃”點,引領和推動全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向著全新的臺階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產業的健康蓬勃發展,是繁榮文化事業、堅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撐。6個展館,展出面積12萬平方米;超2500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線下參展,超800家文化機構和企業線上參展;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創意、創新、創造,是文化延綿不絕的密碼,而文博會不僅是呈現文化原創生態,展示我國文化產業整體實力的重要平臺,更是進一步激發文化原創力的絕佳平臺。
盛世興文,核心在“創”。數據顯示,文博會每年匯聚海內外10多萬種文化創意產業展品,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高質量發展的“燃”點不會憑空冒出來,對于任何產業而言皆是如此。文博會各館的展示交易內容代表著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最新成果,但這只是以創意成果激活新的創新創造的開始。摩擦才會生熱,碰撞才有火花。借助文博會平臺,文化產業在展示中交流、研究和探索新思路、新體制、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更將在交流中“燃”動生生不息新增長。
“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唐代詩人張祜評價友人的畫作時這樣說,而如今文博會則為政府、企業以及文化產業從業人員提供了實現匠心蝶變便利平臺。文博很大,“博”攬全國文化產業發展新成果;文博又很小,它更像是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燃”點無限可能的那一粒小小的“撞子”。本屆文博會是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首次舉辦的文博會,辦一屆更有質量、更有內涵、更有成效、更具影響力的文博會意義重大。“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博風起,產業發展領航器和風向標勃勃振動。
“博”攬文化產業新“燃”點,將引領和推動全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的本屆文博會,目光和胸懷顯然并不局限于國內。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家境外文化機構和企業云上參展,共有來自法國、德國等108個國家和地區10931名境外采購商注冊線上觀展采購。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中華文化也通過文博會平臺不斷加速“走出去”,文化產業再上新臺階號角崢嶸、步履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