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元請的教練連穿雪鞋都不會
記者調查滑雪教練魚龍混雜問題
●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調整和北京冬奧會帶來的冰雪熱,最近一段時間,很多雪場的滑雪愛好者人頭攢動。滑雪熱也帶動了初學者對滑雪教練的需求
● 目前國內滑雪教練準入門檻低、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且存在一批“野生教練”等亂象,有滑雪愛好者花2萬元請的教練,教授其穿雪鞋的方式竟然都是錯的,后來發現該教練當時還沒有拿到滑雪教練初級證書
● 社交平臺上不少招聘滑雪教練的帖子,稱可以“零基礎”培訓上崗。有的雪場,老教練簡單指點,新人練習三四天經評估后就可以上崗接待游客
● 這個行業亟須解決優秀教練稀缺的問題,亟須解決體系化教練人才培養問題,亟須完善教練資格認證制度,提高教練準入門檻,確保滑雪運動的安全性
“新的一年,朋友圈被滑雪的人刷屏了。”北京女孩楊子軒發現,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調整和北京冬奧會帶來的冰雪熱,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很多雪場的滑雪愛好者人頭攢動。
滑雪熱也帶動了初學者對滑雪教練的需求,走進雪場請個教練幾乎成為每個初學者的“標配”選擇。
然而,不少初學者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選擇滑雪教練時,稍不留神就會“踩坑”。北京滑雪愛好者鄭菲告訴記者,她花2萬元請的教練,教授其穿雪鞋的方式竟然都是錯的,后來發現該教練當時還沒有拿到滑雪教練初級證書。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目前處在發展初期的中國滑雪產業來說,教練員的價值和作用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國內滑雪教練準入門檻低、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且存在一批“野生教練”等亂象,為了保障滑雪運動的安全性,亟須體系化解決教練人才培養問題,完善教練資格認證制度,提高教練準入門檻。
雪場不乏野生教練
沒有資質就敢教學
滑雪,迷人,但危險。
2022年1月,時年37歲的法國知名男演員加斯帕德·尤利爾因滑雪事故去世,#雪道盡頭是骨科#的話題還沖上了熱搜。
對于滑雪初學者來說,選擇正規教練,學習標準姿勢,尤為重要。也正因如此,近年來,走進滑雪場時請個教練幾乎成為每個初學者的“標配”選擇。
但是,這個選擇也可能是“花錢買罪受”。
鄭菲為了學習滑雪,通過社交平臺推薦加入一個號稱“專業”的滑雪群,最終選擇4位群友同時推薦的“資深教練”教自己滑雪。她當時并未關注這位“資深教練”是否具有教練資質,以為這么多人推薦肯定不錯,便花費2萬元直接約課。
她回憶說,她跟著這位精挑細選的“資深教練”學了兩天后發現,自己很難理解教學內容,“新手應該怎么去穿鞋穿板、如何在雪道上停下來等內容都沒有教,講理論知識的時候,比如重心轉移,他就跟我說向左走就是向左看,向右走就是向右看,并沒有說明向左看是輔助重心移到左邊”。
鄭菲還發現,自己在學習滑雪過程中經常感到腿疼,時不時受傷。她一度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這項運動。后來,一位雪友告訴她,她穿雪鞋的方式是錯誤的。
“我這才把問題的焦點轉向滑雪教練。”鄭菲說,“后來在我不斷追問下,他承認在教我的時候還沒有取得教練證書”。
不少受訪的初學者說,學習滑雪這項運動,教練的選擇很重要,但選擇教練時,稍不留神就會“踩坑”。
楊子軒上個雪季碰上的也是一名沒有教練證、一個“犁式走刃”教多天的“負責教練”。
作為一直以自學為主的滑雪愛好者,楊子軒去年為了糾正自己的滑行姿勢,在一個滑雪群里找到一名群友推薦的滑雪教練。“第一天教我‘犁式走刃’,我感覺還挺好,也掌握得不錯。結果一個‘犁式走刃’教了我8天,他之后說要去參加入職考試,就不再教了,我后來才知道他沒有教練證。”
“我終于想明白,為啥他當時交代我碰到雪場的人時就說我是他朋友,不讓我透露付費學習的原因。”楊子軒說。
對于教練的不靠譜,網友“滬上美伢”深有感觸。在跟隨社交平臺上預訂的教練學習滑雪過程中,“教練讓我喊他外號,不要喊‘教練’,教學時還故意避開了正規教練較多的雪場魔毯,前往中級道教學。我一個滑雪‘小白’直接上中級道,太可怕了!在教學之前我還反復跟他確認,他信誓旦旦說自己是正規教練”。
不少受訪者告訴記者,在雪場里,像這樣私下聘請的“野生教練”的身影越來越多。
已有5年教齡的滑雪教練Joe告訴記者,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見到過不少“野生教練”,他們會以朋友的身份指導滑雪者,但對于雪場來說,監管“野生教練”比較困難,因為雪場太大了,那么多游客,他們說這是朋友之間互相指導,很難分得清。
在調查中,記者隨機選擇了某電商平臺上的一個滑雪私教課,并告知商家自己想要學單板,針對教練資質的問題,課程負責人表示,“國職證必須有,兩個教練有CASI(單板滑雪指導員認證),其他教練都在各大雪場培訓過,就是沒花那個錢買CASI證”。
這位課程負責人所說的國職證,全稱為“社會體育指導員(滑雪)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只是個準入證書。
記者還注意到,大部分教練在展示資格證書時,一般都是照片,但目前沒有相關的網站可以查到照片與資格證書是否對應,也就是說,僅憑照片很難判斷資格證書的真實性。
缺乏完整認證體系
魚龍混雜水平堪憂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國的正規滑雪教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歸屬于雪場的教練,這些教練的客源全部由雪場提供。雪場也會和滑雪俱樂部合作,將門票、住宿、培訓費等打包成套餐售賣,收入按照一定比例折算給教練當作收益。另一類為獨立教練,即掛靠在雪場,教練收入主要來自學員培訓費,根據雪場游客、環境等不同情況,雪場抽成20%至35%。
這位業內人士稱,不論是哪一種正規滑雪教練,開展教學的基礎前提,是已經獲得了職業資格證書。
據介紹,目前國內還沒有完整的滑雪教練認證體系,最基礎的門檻即擁有一本國職證。
滑雪指導員職業技能鑒定分為4個級別:滑雪(初級)指導員、滑雪(中級)指導員、滑雪(高級)指導員、滑雪指導師。相關考試信息可以在各省體育局官網找到。
“雖然含金量不是很大,畢竟是從業人員準入資格證書,有了這個認證,起碼比冬天拉客夏天種地的‘三無教練’強多了。”有5年滑雪經驗的兼職教練韓悟調侃道。
韓悟介紹說,國外一些國家滑雪運動發展較早、滑雪教練體系建立的較為科學,例如美國PSIA-AASI,就設立了包括雙板、單板、越野滑雪、兒童專家、成人專家等九大類認證考試,并有三個難度等級。
據介紹,教練如果具有單板教學資格證書,大都是通過報考國外滑雪教練體系認證獲得,最常見的單板體系有CASI等。但這些證書大多費用較高,如最常見的CASI證書的考試費用,在國外一般為人民幣2000元左右,但在國內考需要8000元至1萬元。
滑雪教練來源的主要途徑也不同:退役的運動員、取得資格證的職業教練、滑雪場培訓的入門教練、特聘的國外職業教練等。
有業內人士透露,由于雪場成本較高,加上教學能力、教練培養體系等因素的限制,頂尖教練的數量相對較少,因此,不少雪場的模式是尋找兼職教練并稍加培訓。這種“師傅帶徒弟”的方式,為雪場培育了不少教練。
但這樣的模式也意味著滑雪教練的水平往往參差不齊。
記者在某網絡平臺上看到不少提供國職證書培訓的帖子并詢問其中一名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培訓“分基礎班3500元和加強班4900元,每期培訓的時間為4天到6天,通過率可達95%以上”。
記者還在社交平臺上發現不少招聘滑雪教練的帖子,在這些帖子中,大部分未提及對資格證書的要求,有的還明確表示可以“零基礎”培訓上崗。記者隨機詢問了一家招聘滑雪教練的負責人并一再表示自己沒考過證,經驗缺乏,但其稱是“零基礎免費培訓”,“完成培訓通過考核直接上崗”,還表示一般培訓一周左右,考核雙板單板基礎,內容簡單。
目前在廣東深圳工作的彭凱經朋友介紹去某雪場做過兼職教練,實際上,在此之前,他甚至都沒有玩過雪。彭凱向雪場交納押金和伙食費后,便直接開始接受培訓。
“學習了兩天后,我覺得自己的協調能力太差,不適合干這行,就決定離開。雪場退還了押金和沒用完的伙食費,但要求我交1000元培訓費。”據彭凱回憶,說是培訓,不過是老教練簡單指點,剩下的全靠自己練。這家雪場的兼職教練,有的練習三四天,有的練習了一周,就可以找所謂的教學隊長進行評估。主要評估犁式剎車、犁式轉彎、倒滑、倒滑轉彎這4項,教學隊長覺得可以了,就會給兼職教練發記錄績效的教練卡,再講些接待事項,就讓他們上崗接待游客。
“這家雪場在當地屬于規模較大的,但只有少數教練有正規的滑雪教練證件。”彭凱說。
對于這樣的現象,Joe表示贊同——目前行業從業者多且門檻低,似乎誰都能干,確實魚龍混雜。
不少教練“網紅”化
亟須完善認證制度
1月初的北京郊區,即使是中午12點半的雪場,室外溫度也只有零攝氏度。今年23歲的滑雪教練趙琦穿著雙板,坐上雪場吊椅,撤下手套,往嘴里連塞了3個小面包——這是他的午飯。
當滑雪季來臨,滑雪場里大多數教練都像他這樣“干飯”,沒有固定時間地點,吃點面包、餅干充饑,“今年的滑雪季來得晚,一方面學員在等著我們上課,一方面我也想在僅剩的一兩個月里多賺點錢”,趙琦說,不能吃得太咸,避免多喝水和上廁所。
用趙琦的話來說,像他這樣沒什么名氣的“小白”教練,只能靠多接學員來增加收入。
記者采訪多名滑雪教練后發現,對于大部分的雪場教練、獨立教練來說,普通教練每小時收費大多維持在200元至300元左右,收入較以往有所提升——前幾年,滑雪教練一個月可能只賺1000多元,現在南方雪場普通滑雪教練每月工資在1萬元至1.5萬元,東北雪場教練月收入從四五千元到七八千元不等。
社交平臺中的滑雪博主收費波動則比較大。
記者隨機選擇多位社交平臺中的滑雪博主詢問單板初學者對應教練的收費標準,價位在全天(9:00-16:00,吃飯半小時)1000元到3000元不等,但也有一些粉絲量較大的滑雪博主,3小時一對一教學的收費為3600元。即使這樣的收費,因為雪友們的青睞,部分教練表示要至少提前一周預約課程。
總體來看,教練的課時費與粉絲數量有關。粉絲數一萬以下的教練課時費在每小時400元左右,粉絲數破萬的教練課時費大約每小時600元,粉絲數破十萬的教練課時費在每小時900元左右甚至更高。
此外,記者發現不少滑雪教練選擇在社交媒體上發教學視頻或學員的滑行視頻以獲得較高關注。Joe告訴記者,大部分獨立教練會在社交平臺或各類視頻平臺上開視頻賬號,以此輸出內容,最終目的是獲得客源。在他看來,想做一個獨立教練賺這份錢,首先還是得成為一個“網紅”。
韓悟也認同目前滑雪教練“網紅化”的趨勢。他認為,這些視頻既給了教練展示自己的平臺,還能夠幫助學員對比,縮減了時間和金錢成本,幫助學員選擇最合適的教練。
雖然選擇更多了,但在缺乏監管的網絡平臺上,滑雪教練無資質、亂報價、報高價的亂象大量存在。
“現在市場上教練質量參差不齊,要鑒別優質教練,也沒有什么好方法,靠口碑相傳吧。”楊子軒說,但有時“口碑相傳”可能是包裝出來的,比如她聘請的那位沒有教練證的“負責教練”,10天費用2.5萬元,在別人的介紹中,也是“教學經驗滿滿”并“技術了得”。
有網友稱:“即使我付了每小時500元的價格,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離開教練我仍然像‘斷了線的風箏’。”在教學過程中,教練“推、拉、扶”式教學埋下安全隱患,學會如何摔倒往往是滑雪初學者的第一課,也是滑雪中十分重要的安全保證。然而很多初學者在教練的“保駕護航”下很開心,離開教練就是“站在原地再也不敢動了”。
“教練的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指導動作不規范,收費標準不透明,缺少行業規范約束。”Joe說,滑雪行業的規范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加強監管之外,也需要游客自身提高警惕。
在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看來,這個行業亟須解決優秀教練稀缺的問題,亟須解決體系化教練人才培養問題,亟須完善教練資格認證制度,提高教練準入門檻,確保滑雪運動的安全性。(記者 趙麗 實習生 王禹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