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春節美食之餃子

來源: 光明網  
2023-01-17 19:38:29
分享:

講述人:王杰,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

說起餃子,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可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逢年過節,一盤熱氣騰騰的水餃,既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又象征了闔家幸福、團圓的美好祝愿。餃子的歷史悠久,自古至今,其名稱繁多,古時候餃子就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的名稱。三國時期,稱餃子為“月牙餛飩”,而在南北朝時期稱餃子為“餛飩”,唐代的時候又稱其為“偃月形餛飩”。在宋代的時候稱餃子為“角子”,在元代的時候稱之為“扁食”;而在清朝時候被稱為“餃子”。

餃子的悠久歷史

關于餃子,在民間還有有句俗語廣為流傳:“喝了餃子湯,勝似開藥方”。在這里面就有個關于餃子的有趣傳說: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后,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

原來當時傷寒流行,導致很多人生病。張仲景回到家,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這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張仲景把此藥的藥名叫作“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熬煮,煮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生病的百姓,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后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許多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這就是張仲景發明餃子的傳說,

這做餃子的方法也就由此相傳開來。祈求闔家團圓、平安是老百姓寄托給這種食物的共同愿望。據文獻記載,春節時候老百姓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俗在明代就已經普遍出現。每年的年三十,中國人管它叫“交子”,是新舊歲的更替。在辭舊迎新的春節,餃子又與“交子”諧音,于是更具有了寓意吉祥的文化涵義。

吃餃子的講究

民間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是餐桌上任何山珍海味都不能代替的佳肴。關于吃餃子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會在除夕或者大年初一,吃“素餡”的水餃,以祈求新的一年,家中無事端,能夠“素素靜靜”。這除夕和初一的餃子都要趕在三十晚上之前包出來。煮餃子要在三十和初一交界之時,這時子時剛剛一過,新的一年剛剛到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剛剛出鍋,這時的“餃子”就有了“歲交子時”的含義。

北方有些地區還在餃子里面包上幾枚硬幣,有幸吃到硬幣的人在新的一年里會財源滾滾。現在吃餃子已經成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一道極為普遍的食物。超市里五花八門各種餡料的速凍水餃,大街上的餃子館和隨叫隨到的外賣,都讓我們省去了包水餃的過程。

然而,在過年的時候,每當兒女歸家,親人團聚,一家人和面、剁餡、趕皮兒,大家分工明確,有說有笑包的餃子,才是真正的“餃子”。這是我們中國人過年時的一道闔家幸福,喜慶吉祥的獨特風景線。人們享受的更多是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是一家老老少少的其樂融融、天倫之樂。

這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伴隨著千家萬戶的歡聲笑語,傳遞出的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家”與“團圓”的情懷。

關鍵詞:年俗,春節,餃子責任編輯:郭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