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科技“護航”春耕備耕 確保糧食豐產豐收

來源: 新華社  
2023-02-19 09:42:24
分享:

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春季農業生產正從南向北陸續展開。

1月30日,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紀王場鄉和諧社區的麥田,農民駕駛農機對小麥進行噴藥作業。新華社發(劉勤利 攝)

科技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農作物良種、先進農機、技術推廣……在今年春耕備耕一線,科技的力量給田野帶來無限希望。

2月15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星火村的一個綠色農田建設項目現場,工作人員在操作無人機進行施肥。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在位于河北省南皮縣的中科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科研人員正利用溫室氣體采集箱收集實驗地塊土壤散發的二氧化碳,研究單位體積土壤內二氧化碳排放量,從而準確掌握土壤的有機質含量。

位于滄州市南皮縣的中科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是“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核心技術發源地,該站科研人員針對缺水和土地鹽堿兩大難題長期進行攻關,系統開展鹽堿地改良利用與中低產田糧食增產、微咸水灌溉與利用、耐鹽節水優良品種選育、有機肥與無機肥合理配施等創新理論與技術研究,為“渤海糧倉”工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些科研成果在南皮縣落地,使全縣科技示范區的小麥平均畝產由原來的800多斤增產到1000多斤,高產地塊達到1200斤以上。

2019年3月14日,中科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工作人員在麥田查看小麥的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今年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13日發布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2月15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一個有機農業園的蔬菜大棚內,工作人員遙控操作植保機器人進行施肥作業。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眼下,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新疆瑪納斯縣7.6萬畝冬小麥將進入噴灑返青肥的重要時節,農業技術員通過全程遙感監測及智慧農業平臺,針對近期天氣、土壤墑情及苗情,為小麥種植戶制定科學的田管方案,做好噴灑返青肥的準備工作。

作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近年來瑪納斯縣大力實施科技強農、數字賦能,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智慧農業平臺相結合,利用智慧農業平臺提供的土壤濕度、溫度、作物長勢等匯總數據,制定精準的灌溉和施肥方案,為種植戶精準化田管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術和設備被運用到農業生產中,種田告別傳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勞,實現科技種糧。

2月8日,一輛無人駕駛插秧機在鼎城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田間調試(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勉 攝

當前,河南省夏邑縣125萬畝冬小麥正處在關鍵的返青期,也是小麥病蟲害防治的季節。在桑堌鄉2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村民可以通過手機智慧農業物聯網平臺App,控制高效智能節水灌溉系統,給農田集中澆水。同時使用新型無人機、水肥一體化系統等智能化機械播撒作業,大大提高了效率。

為全面貫徹落實春耕備耕工作,近日,各地各部門積極采取因地因苗加強技術指導等一系列措施,為春耕備播保駕護航。

1月30日,在廣西興業縣石南鎮的一處農田里,當地農業部門的科技特派員(右)觀察農作物長勢。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在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打席營村麥田里,農業技術員和“土專家”(有經驗的種植大戶)正在指導農戶如何防治麥苗干枯、病蟲害等問題,吸引了周邊的種植戶前來“取經”。肥鄉區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田間管理技術方案,組織了18支農技員加“土專家”農業技術幫扶小分隊,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解決春耕春管生產技術難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穩產增產,科技是關鍵。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2.4%。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已經邁入世界第一方陣。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1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加快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向科技要產量、要產能。

2月15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一個有機農業園的大棚內,工作人員在采摘立體栽培的小番茄。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關鍵詞:春耕,科技,農業責任編輯:郭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