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時政要聞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國企改革向縱深挺進

來源: 《瞭望》  
2023-03-19 21:40:53
分享:

  ◆ 2016年10月,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要堅持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方針,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 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有力增強了改革的系統性、協調性、協同性。

  ◆ 10年多以來,國資國企改革持續向縱深挺進——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調存量、優增量,持續優化布局結構;三項制度改革在更深層次破冰,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健全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優勢彰顯。

  ◆ 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在涉及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等領域的營業收入占比超過70%,最近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年均增速超過20%。

  ◆ 當前,全國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已經建成;推動地方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全國省級、地市級國資委統一監管的比例分別達到了98%、99%,國資監管大格局、“一盤棋”態勢進一步鞏固。

  ◆ 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將主要抓好加快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增強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作用;加快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加快健全有利于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打造創新型國有企業等三個方面的工作。

  “新時代10年,國資央企發生了根本性、轉折性、全局性的重大變化”“國有企業和市場經濟更好地實現了融合,打造了一批現代新國企”“中央企業資產總額從2012年的31.4萬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81萬億元”……國新辦日前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傳遞出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消息。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環。

  2016年10月,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要堅持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方針,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企改革頂層設計不斷完善——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此后一系列配套文件陸續出臺,構成了國企改革的主體框架和四梁八柱;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成為面向新發展階段深化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有力增強了改革的系統性、協調性、協同性。

  10年多以來,國資國企改革持續向縱深挺進——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調存量、優增量,持續優化布局結構;三項制度改革在更深層次破冰,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健全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優勢彰顯。

  近年來,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一些長期困擾國企發展的“硬骨頭”被啃下,不少影響國企市場化經營的“老難題”得到破解。新時代的國企改革,有力推動國有企業成為公司治理新、經營機制新、布局結構新的現代新國企。

  ▲在廣東珠海的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總裝線上,AG600M 正在總裝(2022年11月7日攝)。鄧華 攝

  【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國企治理水平提升、運轉更高效】

  “在我們單位,董事會運行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不斷提升,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的功能作用日益凸顯。”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董事會秘書黎莫林對改革帶來的企業治理之變很有感觸。

  他介紹,在審議南網電動公司增資議題過程中,董事會在把握戰略方向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市場前景,提出了分批增資的意見,促進企業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使電網規劃與地方發展銜接更加緊密。

  近年來,南方電網聚焦完善企業制度,不斷探索提升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徑:一份重大事項決策的權責清單“量”到底,縱向覆蓋25個業務領域、145個具體權責事項,橫向集成“三重一大”事項分類、行權主體、行權方式等關鍵要素;梳理不同類型黨組織參與治理的典型模式,提出7種公司治理范本,將黨的領導落實到全系統、各環節、最基層。

  “所有權力進表單,怎么行權有范本。”南方電網法規部負責人說,改革劃清權責邊界,推動各治理主體履職盡責。

  南方電網的“一張表”改革,是我國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縮影。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有企業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方面不斷探索,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進入新時代,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成為國企改革新的使命任務,一系列制度創新、實踐創新加速推進。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風電裝備生產制造廠生產車間,工人進行生產作業(2021年7月1日攝)。王建威 攝

  黨的領導得到新加強——央企集團全面完成“黨建入章”,在制度上確立了黨組織在企業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地位;黨委(黨組)書記、董事長“一肩挑”實現全覆蓋,把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

  此外,央企集團層面及重要子企業、地方一級企業及重要子企業全面制定了黨組織前置研究事項清單,黨組織與其他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更加清晰。

  董事會建設邁出新步伐——深圳投控以授權放權改革為核心,系統推進規范董事會建設等改革,提高國有資本運行效率;中國海油全面提升董事會建設質量,5位外部董事分別牽頭組織集團“五大發展戰略”專項研究,充分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為企業改革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

  目前,國企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3.8萬戶國企建立了董事會,基本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董事會工作規則、外部董事履職支撐等一系列制度辦法出臺,推動國企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建強。

  總部改革有了新進展——總部是企業管理的“大腦”。近年來,中央企業從職能調整、組織體系、運行機制等方面著手有效破解總部行政化突出、市場化不足等問題,為提高企業管理能力夯實基礎。

  在國家電投,企業按子企業類別和管理能力,逐步加大授權放權,確保權力“放得下、接得住、行得穩”。從2015年到2022年,這家企業五次改版升級總部權責清單,集團總部審批事項壓縮80%,子企業活力迸發。國家電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發電企業、新能源發電企業、光伏發電企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兩個一以貫之”在實踐中更加全面地深化、實化、細化,制度優勢持續轉化為治理效能。

  ▲國家電投五凌電力余丁光伏電站職工在檢修設備(2022年8月31日攝)。盧鷹 攝

  【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國有經濟功能作用進一步發揮】

  2021年5月8日,由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聯合重組的中國中化正式成立。“兩化”重組即將迎來兩周年之際,中國中化亮出成績單,展示出深度融合成效——

  先后完成兩批業務整合,對60余家子企業進行管理調整,改革后二級公司管理界面更清晰、主業更突出、產業鏈更完整;集團去年各項HSE關鍵績效指標均優于重組前“兩化”歷史水平;繼農化板塊業務整合后,氟化工業務啟動實質一體化管理;搭建協同體系,641個供應鏈協同項目去年創效超266億元。

  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對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目標、更好適應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國企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調存量、優增量,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其中,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是重要一招。

  “南北船”“南北車”重組,寶鋼“牽手”武鋼組建中國寶武,中遠中海運重組,鞍鋼本鋼聯合,山東能源與兗礦集團聯合重組;中國鐵塔、國家管網、中國星網、中國電氣裝備等新央企組建,上海數據集團、山東人才集團、浙江省種業集團等布局新賽道的國有企業應運而生……

  統計顯示,10年來,中央企業先后完成27組49家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國務院國資委新組建、接收了13家企業,監管央企的數量從116家調整至98家。

  “鞍鋼重組本鋼后,當年集團粗鋼產能達到6300萬噸、鐵精礦產量4900萬噸,形成了‘南有寶武、北有鞍鋼’的鋼鐵產業新格局,本鋼利潤也創下了10年來的最好水平。”鞍鋼集團總法律顧問、鞍本整合融合推進工作組組長計巖表示,重組讓鞍鋼服務黨和國家戰略大局、維護產業鏈安全穩定的能力提檔升級。

  據介紹,國家管網成立后,通過對原三大石油公司8.9萬公里油氣管道的整合,促進了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向全社會公平開放;中國鐵塔組建后,新建基站的共享率從14%提升至80%以上,節約土地5.5萬畝,減少投資1760億元;通過并購重組,通用技術集團將國內機床行業“十八羅漢”中的7家企業納入,為突破高端機床技術瓶頸打下基礎。

  國有經濟優化布局結構,既有應勢而“進”、蓄勢而“轉”,又有順勢而“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加快退出落后產能,率先完成鋼鐵等領域化解過剩產能任務;完成2041戶“僵尸企業”處置和特困企業治理任務;央企存量法人戶數壓減44%;企業辦社會和歷史遺留問題全面解決;“兩非”(非主業、非優勢業務)與“兩資”(低效、無效資產)清退任務基本完成。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競爭力更強。”國務院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相關改革推向深入,國企主責主業更突出,產業布局更清晰,國有資本配置效率不斷提升,為國有企業強化科技創新、加快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下堅實基礎,提供有力支撐。

  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在涉及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等領域的營業收入占比超過70%,最近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年均增速超過20%。

  【加快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

  國企活力動力進一步激發】

  2012年起,我國裝備制造業老牌企業——中國一重經濟效益持續下滑,2016年虧損已達57億元,是當年虧損額度最大、困難程度最高的中央企業之一。“企業要生存發展,除了改革別無他途。”中國一重董事長劉明忠說。

  一場事關企業存亡的改革攻堅戰就此打響:打破“鐵交椅”,98名企業領導因不適應改革發展需要被調整;層層簽訂經濟責任狀,壓力層層傳遞;從“以生產為主”向“以市場為主”轉變,公司領導班子成員變身“推銷員”,全體營銷人員緊盯市場跑訂貨、追回款。

  隨著改革推進,這家老國企重燃新活力,在短時間內實現扭虧。2020年至2022年間,中國一重凈利潤增長超144%,職工人均收入增長近26%。

  國企改革,重在釋放活力、提高效率。黨的十八大以來,劍指國企選人用人、工資分配中存在的難點痛點,一系列改革加速落地,尤其是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集中攻堅,以“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為顯著標志的三項制度改革,在各層級國企普遍推進、大范圍破冰。

  目前,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已全面推行,覆蓋全國8.4萬戶企業共22萬人;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比例分別達到57%、56.3%,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比例分別達到5.7%、4.5%。

  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是國企改革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2020年12月23日,鞍鋼與鞍山市政府簽署協議,110多戶實施重組改制的企業股權正式劃轉到鞍山市政府。鞍鋼告別了擁有廠辦大集體企業的歷史。就在這一年,涉及超22萬人的鞍鋼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改革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鞍鋼的改革具有代表性。10年多來,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2萬多個各類公共服務機構、1500萬戶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基本完成分離移交,170多萬名廠辦大集體企業在職職工得到安置,超過2000萬退休人員基本實現社會化管理。

  “‘辦社會’曾是國企計劃經濟時期的任務和職能。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全面掃尾,使企業更加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更加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實體經濟。”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莎說。

  ▲2021年7月20日,由中國中車承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下線。受訪者供圖

  面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環境,國企改革不僅要解決老問題,還要引入新機制。

  近年來,國有企業豐富中長期激勵“工具箱”,將科研、管理和技術骨干的個體利益與企業長期業績提升緊密結合,牽引企業持續做強做優做大。

  中國五礦聚焦科研成果應用轉化,探索“事業合伙人”模式:允許科研人員以現金出資參與項目研發,同項目單位簽訂書面協議約定資金使用、收益分配等事項,條件成熟并完成項目清算后,可注冊成立合資公司。

  在這一模式下,中國五礦所屬長沙礦冶院金爐科技項目,由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為一家新公司,長沙礦冶院、17名核心技術人員分別占股60%、40%。最近三年,這家新公司營收、凈利潤、凈資產分別增長了182%、71%、140%,成長為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在中國海油,企業對技術專家實行年度激勵和聘期激勵,以專家年度考核和聘期評價的結果為依據兌現,實行逐年解鎖的遞延兌現激勵機制,極大激發了創新活力。

  中國建材集團對現金類的激勵工具設立延期兌現、“等待期”等措施,對股權類激勵工具設立鎖定期、限售期等措施,各種工具的激勵兌現周期普遍拉長到3年以上,使激勵收益與企業的中長期發展績效緊密掛鉤,避免了短視行為。

  截至目前,多種中長期激勵措施惠及國有企業49.1萬名骨干員工。大刀闊斧的改革促使國有企業靈活高效的市場化機制正在形成,國有企業活力、面貌煥然一新。

  【健全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

  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優勢彰顯】

  國有資產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國有企業改革首先要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一條不做好,國有企業其他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國資委堅持把加強監管、增強活力結合起來,出資人職責、國資監管職責與負責企業黨的建設職責三項職能全面履行,綜合監督、業務監督、責任追究三位一體形成閉環,創新監管方式,實現了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管資本途徑方式更加豐富有效。

  當前,全國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已經建成;推動地方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全國省級、地市級國資委統一監管的比例分別達到了98%、99%,國資監管大格局、“一盤棋”態勢進一步鞏固。

  改組組建“兩類公司”(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新時代國企改革中的全新嘗試,也是實現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資監管的重要舉措。

  ▲埕海一號海上采油平臺工作人員在平臺甲板進行吊裝作業(2023年1月16日攝)。趙子碩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兩類公司”試體制、試機制、試模式,在探索中蹚出新路——

  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投集團加大對高科技產業的直接投資力度,重點投向先進制造、新材料、智能科技等產業,前瞻性、戰略性產業營業收入占比從2013年的6%提高到2020年的16%。

  截至2022年底,國投集團旗下基金共81只,累計投資項目1050個,其中投向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醫藥醫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領域的投資金額占比分別達到16%、14%和14%,有效發揮了國有資本在新產業培育方面的影響力、控制力和帶動力。

  憑借在資產投資、資本運作方面的豐富經驗,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中國誠通集團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助推央企重組整合不斷深入。目前,該集團已先后出資930億元參與央企股權多元化改革,助推油氣管網、鋼鐵、電氣裝備等行業重組整合,成為5家央企的重要股東。

  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中國國新除了在助力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國企改革方面發力外,還積極運用市場化方式支持央企“走出去”,已累計與40家央企開展近百個合作項目、金額超280億美元,其中“一帶一路”項目占比約75%。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國企還加快推進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工作,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建設面向全球的生產經營網絡,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邁出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新步伐。

  業內專家表示,10年多來,國資國企從制度上找到了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亂”怪圈的路徑,找到了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路徑。這條路徑的支撐就是黨的領導全面加強,健全的國資監管體制與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有機結合。

  發展無止境,改革無止境。“我們將以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乘勢而上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說。

  翁杰明介紹,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將主要抓好加快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增強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作用;加快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加快健全有利于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打造創新型國有企業等三個方面的工作。

關鍵詞:習近平,國企改革責任編輯:張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