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瓦白墻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平整的青石板路直通家門口,幾臺農機正在田間往返穿行……走進湖北仙桃市郭河鎮姚河村,眼前呈現一幅安居樂業的鄉村圖景。
“這幾年村里路修好了,環境變美,還建了衛生室、老年活動室、兒童之家、文化廣場。”村民程方安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優化鎮村布局規劃,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
湖北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讓荊楚鄉村人居環境更好、公共服務更優、基層治理更有效。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荊州松滋市八寶鎮白水淌村,一條河渠穿村而過,兩岸步游道齊整、綠化帶綿延,遠處田野上油菜花與麥田黃綠相間,風景如畫。
村干部李朝玉頭戴草帽,沿著河邊巡查。一路上每隔30米,就有一座污水檢查井。他不時打開井蓋,查看井底排水是否暢通。走到四組的污水處理站,他打開設備控制箱,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
“過去農戶生活污水直排河渠,一到夏天氣味難聞。”李朝玉說,去年村里建成污水處理站,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地下管網,集中處理后可用于農田灌溉,實現循環利用。
經過截污、清淤、換水,水質得到改善,如今河渠變得清亮,成為村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為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轉,村里指定李朝玉擔任管護人員,定期巡護、檢查。“有了集中的污水處理設施,家家戶戶拆除了老式的化糞池、沼氣池和廢棄圈舍,用上了干凈環保的衛生廁所,村里環境進一步改善。”村民史文琴說。
湖北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截至2022年底,累計完成10515個行政村環境整治;新建、改造戶廁13.15萬戶;建成垃圾中轉站2029座,配置農村保潔員14.1萬人。
拆除舊棚子,砌上籬笆墻,種上花卉、果樹和中藥材……在仙桃市剅河鎮劉小村,村民們正在整理房前屋后的閑置土地,利用拆除的舊磚舊瓦片建造小庭院。
“在鄉村建設中,我們堅持規劃引領、不搞大拆大建,就地取材、因戶制宜,完成106個村莊的建設規劃。鼓勵群眾在房前屋后種植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發展投資小、見效快的庭院經濟,既美化了環境,又增加了村民的經濟收益。”仙桃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湖北省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十四五”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省基本完成摸底確定的248萬戶農戶無害化衛生廁所建改,實現全省衛生廁所基本普及;全省新增4600個行政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與農村改廁同步治理。農村人居環境實現從“干凈、整潔、有序”向“整潔、優美、宜居”的跨越轉變。
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走進咸寧市咸安區雙溪橋鎮毛祠村養老中心,一陣有節奏感的敲擊聲傳來。午飯后,90歲的吳傳耀帶著幾位老人正在餐廳里練習敲鑼鼓。
“去年搬到這里來,做飯、洗衣都有人負責,還有朋友們一起聊天、娛樂,心情開朗不少。”吳傳耀說。
《湖北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政府扶得起、村里辦得起、農民用得上、服務可持續的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農村幸福院等互助養老設施。力爭到2025年,縣域范圍內養老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到60%以上,社會化運營床位占比達到50%以上。
2019年,毛祠村返鄉能人吳佑元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改造數間農房建起了這個養老中心。“現在已經有30多位老人入住。費用方面,老人自己出一點,孩子們湊一點,基本能負擔得起。”吳佑元說。
近年來,湖北創新實施“一村多名大學生”等計劃,持續補強農村養老、醫療、教育等薄弱環節,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資源下沉,讓老年人可以安居,年輕人能夠樂業。
3月16日一早,在咸安區汀泗橋鎮彭碑村衛生室,村醫陳詩正在為74歲的村民舒雙云檢查身體。“多虧了你,我前些天還下不了地,現在能走路了。”舒雙云說,陳詩不僅貼心地幫助她康復治療,每天上班時,還專程開車捎上她到衛生室輸液。
2017年,大專畢業的陳詩考上了家鄉的村醫崗位。“衛生室改造升級后,工作環境和硬件條件好多了。一般常見病我們都可以接診,大病及時轉診到上級醫院。”陳詩說。
五峰縣通過一對一“師帶徒”、保障待遇與編制等舉措,引進并留住近百名大學生村醫;荊門市推動106位名優教師與65所鄉村學校、薄弱學校結對,開展名師送教等活動200余場次,參與教師萬余人……2022年,湖北共招募選派2196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服務。至2022年底,湖北已通過免費訂單定向培養、社會招聘等方式配備大學生村醫9128名,今年還將配備1900名大學生村醫,計劃到2025年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
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
“閑置房屋利用起來建民宿,讓大伙兒多一份收入”“要明確設計方案、改造標準、出資比例,讓百姓真正得實惠”……在紅安縣七里坪鎮柏林寺村“紅星之家”,一場塆組群眾會正在召開。
紅安紅色旅游資源豐富。“這幾年來村里參觀的游客越來越多,村里打算改建一批民宿。改不改,怎么改,都由群眾說了算。”柏林寺村黨支部書記劉有福說。
在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建議基礎上,村里請來設計團隊,根據房間數量、尺寸等實際情況,拿出3種改造方案,村民可選擇其中一種實施自主改造,村里按照一定比例給予獎補。經過村民申請和村里評議,首批20戶成為民宿改造對象。
“我家的二層小樓完成改造后,能容納7人住宿,預計一年可增收2萬多元。”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黃保安笑著說。
2022年8月起,湖北在全省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堅持黨建引領、群眾主體,以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路徑,著力實現村美、人和、民富。
紅安縣以塆組為單元,成立村組理事會、環境衛生隊等組織,老黨員、鄉賢能人、熱心群眾都加入進來,共同參與村規民約制定、村級事務管理、環境秩序維護。全縣建成200多個塆組黨建陣地“紅星之家”。
“我們定期組織村民評選創業榜、衛生榜、好人榜等榜單,掛在‘紅星之家’顯眼位置,用創業致富、環境衛生、孝親敬老等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紅安縣小豐山村黨總支書記周從貴說,在先進模范帶動下,不文明行為少了,群眾自治的積極性更高了。
襄陽市襄州區程河鎮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一村一輔警”,調解矛盾糾紛100余起,化解涉法涉訴疑難信訪案件11件;宜都市在各村建立家庭文明誠信檔案,實行積分管理,將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行為終身記錄;鶴峰縣栗子村制定紅白喜事移風易俗倡議書,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新風尚……湖北不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