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冀時評論】世界地球日 共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北新圖景
來源: 冀時客戶端  
2023-04-22 13:39:00

  冀時評論員:谷君峰

  又是一年地球日。在這個向人類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表達敬意的日子里,河北各地紛紛舉辦主題沙龍、知識競賽、科普宣傳等特色活動,積極引導全社會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鼓勵動員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自2020年開始,我國第四次將“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并且在“十四五”期間將一直沿用,以此表達我國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全球生態事業發展一以貫之的態度和擔當。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既是發展之要,更是百姓之盼。近年來,河北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燕趙大地藍天白云、綠水青山越來越多。從瀕危物種青頭潛鴨“安家”白洋淀,到所有設區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首次全部退出全國“后十”,再到口袋公園如雨后春筍般“兜”起群眾幸福生活……樁樁件件都記錄著河北生態文明建設的非凡變化,也提升著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種種人們“肉眼可見”的美麗河北新圖景,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答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道高質量發展“必答題”的信心和決心。

  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是要樹牢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必須堅決摒棄輕視自然、支配自然、破壞自然的發展模式,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從注重治標向標本兼治、向主攻治本逐步轉變,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防控轉變,從抓后期治理向抓前期準入轉變,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是要堅定久久為功、持之以恒的信念。從半個多世紀以前的“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到如今成為“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正是一代又一代塞罕壩林場人在自然條件極端惡劣的高寒荒漠中堅持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才創造出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跡。揆諸當下,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方方面面,絕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更不能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必須堅定目標、真抓實干,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不斷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是要強化人人盡一份心、出一份力的責任。“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絕非一句簡單空洞的口號。垃圾分類、植綠護綠、節水節電、“光盤”行動、綠色低碳出行,保護野生動物……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通過日積月累的全民行動,才能為推動美麗河北建設不斷匯聚起“積沙成塔、積水成淵”的不竭動力。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止于今天。放眼燕趙大地,綠色低碳,正成為最基本的價值取向;良好生態,正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個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希望無限、活力無限、生機無限。

關鍵詞
世界地球日,河北新圖景
責任編輯:龐曉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