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掛牌督辦的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到全國碳交易市場頭部綠色賣家——
“信發”變綠記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企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主體。
燃煤發電、電解鋁、建材,個個是能耗大戶、排放大戶;如果把運輸煤炭的貨車首尾相接排起來,能從聊城廠區排到濟南;因為超標排放、污染嚴重,企業差點倒在“環保風暴”中……這樣一家曾瀕臨絕境的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如今卻成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的頭部綠色賣家。
位于山東聊城的信發集團,以循環經濟為抓手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以企業發展質量之變、效率之變、動力之變,踐行高質量發展。信發集團的探索,可為更多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一粒石子“吃”六遍
——“循環思維做產業,別人賠錢時,我們能賺”
一日三餐,人離不開吃飯。工廠也是,這頭原材料“吃”進去,那頭產品下線來。賺錢的道理也不復雜,“吃”的要便宜,產的要金貴。
信發集團混凝土加氣砌塊廠走的就是這條道。這座工廠,吃進去的是“廢物”,產出來的是“寶貝”。
“廢物”在哪兒?“抬頭看!”廠房入口處,廠長白國林抬手一指:管廊架上,暗紅色的管道里輸送的是熱電廠燃煤后產生的粉煤灰,全程通過密閉管道輸送而來;白色管道里的蒸汽,是來自熱電廠的乏汽;黑色的管道里流淌著回輸冷凝水,水量基本可滿足生產需求……
“除了水泥和鋁粉膏需要外購,剩下的原料是集團自己生產,而且基本都是上一環節的副產品。”白國林說。
“寶貝”在哪兒?白國林咧嘴一笑,“不多了。”他帶記者來到廠房北側空曠的貨場,邊角處零星堆著些成品砌塊。“市場反響好,產了就暢銷。自產的粉煤灰讓我們‘吃’干凈了。”
這座善“吃”的工廠,說大可大,說小也小。6條生產線,年產能為1000萬立方米,在全球同行業中名列前茅。但它只是信發集團龐大循環經濟網絡中的一個小小節點。
沿著粉煤灰和蒸汽這條線,從砌塊廠向上游看,是信發集團的熱電廠。熱電廠產生的電能、蒸汽等產品,供給鋁業、化工、建材、農業等產業板塊。
幾大板塊中,有的板塊產生的副產品折返回去參與熱電廠的生產。比如聚氯乙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電石泥,可以參與熱電廠煙氣脫硫;電廠的循環水在給農業大棚加溫后實現了冷卻,重新進入熱電機組進行循環。有的板塊的副產品在板塊間進行交換。同樣是電石泥,可以輸送到氧化鋁板塊,成為原料石灰的替代品;電石生產中產生的一氧化碳經回收,可以作為燃料煅燒石灰。
以熱電廠為中心點,信發集團各業務板塊及其細分領域之間,牽連出數量眾多的上下游供應鏈條,上個環節的生產廢料進入下個環節就成為生產原料,并最終轉化為產品,把原材料價值“吃干榨凈”。
就拿一粒石子來說——進入信發集團后,小石子先煅燒產生石灰,石灰生成電石,電石產生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工序產生的廢料電石泥可以替代石灰生產氧化鋁,同時替代石灰用于電廠脫硫,脫硫產生的脫硫石膏生產石膏粉,石膏粉再制成石膏板。經過資源梯級利用,一粒石子被反復“吃”了六遍。
精“吃”細“吃”,就能“吃”到常規盈利鏈條之外的利潤點。比如電解鋁剩下的鋁灰,處理費每噸達5000元,可利用起來作為脫氧劑進行煉鋼,售價每噸能達2000多元。脫硫石膏是石灰的下游產物,信發集團正引進新設備,“吃”進脫硫石膏,重新產出石灰,向“無限循環”發起挑戰。
一個個小循環,寫就了信發集團發展的大賬本。2022年,信發集團主營業務收入2681億元,同比增長16%;實繳稅金126.3億元,同比增長26%。
新冠疫情三年,不少企業生產舉步維艱,信發集團卻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說到發展,信發集團76歲的董事局主席張學信頗為自信:“循環思維做產業,別人賠錢時,我們能賺。”
栽過跟頭才知必須“吃”到最好
——“把循環經濟和產業鏈條干到極致”
十年前的信發集團,并非如此。向綠而行,是信發“栽跟頭”后的選擇,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
20世紀90年代起,信發集團的“小火電”幾乎一臺配一根煙囪,林立的煙囪成了當地知名的“地標”。煙囪濃煙滾滾,企業員工習以為常,“不冒煙,反而心里不踏實”——小機組易出故障,一旦不冒煙,說明又停產檢修了。
信發集團各類運輸曾高度依賴公路。僅茌平,圍繞信發集團進行運輸服務的大型貨車就有七八千輛,一輛輛車首尾相接排起來,能從廠區排到濟南。汽車運輸機動性強,但尾氣排放嚴重,一年排放物能達到2000余噸。一位老員工回憶,那會兒集團家屬區正對卸煤場,卸煤時車斗一揚,一車車煤傾瀉而出,一團團烏黑的“蘑菇云”騰空而起。各家幾乎一年四季門窗緊閉,即便如此,屋里也常蒙上煤塵。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環保督察利劍高懸,環保法規長出“鋼牙利齒”。信發集團的環保問題,被掛牌督辦。不僅外界,不少集團員工自己也覺得,再按老路走下去,“我們肯定活不下去了”。
痛定思痛,張學信意識到,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跳出“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惡性循環,實現“環境高水平保護、產業高質量發展”。
火電是信發集團的立企之本。“火電零打碎敲改進肯定不行,要改,就做全世界最先進的。”張學信說。
信發集團陸續實施4次集中“爆破”,作別13臺30萬千瓦以下“小火電”,新上機組全部采用世界領先的脫硫除塵技術。信發集團旗下信源熱電廠長達一公里的機房里,9臺汽輪機組,每臺都是價值數十億元的“重器”。“這是高效超超臨界機組,總投資320億元。”生產廠長張正領介紹,得益于對鍋爐、汽機、發電機等系統的整體挖潛,其熱效率比傳統設備高4個百分點;人員使用量僅為同類電廠的1/3。這些機組,發一度電的煤耗降至248克,遠低于320克—330克的行業平均值。相比以往,每年節約標準煤105.8萬噸。
助力信發集團實現“關鍵一躍”的,是極致思維這根“撐桿”。集控室的排放顯示屏上,“破”與“立”的效果一目了然:一號鍋爐二氧化硫濃度0.001毫克/標立方米,粉塵濃度0.153毫克/標立方米,對應的國家超低排放標準值分別是35毫克/標立方米和5毫克/標立方米。
同時,信發集團給汽運“扎口子”,他們投入4億元建成9條鐵路專用線,鋁粉、銅礦等大宗貨物運輸采取鐵路運輸,煤炭為保證每日供應不斷檔,保留兩成汽運比重,其余也都實現“公轉鐵”。
張學信說,僅“公轉鐵”還不夠,既然要綠色發展,就得做到極致。大宗原材料進入廠區,進入全自動無塵裝卸的管廊。不僅卸料要無揚塵,儲存和輸送也要無塵。以煤炭為例,卸出后直接落入地下30米深,通過5層輸煤皮帶送到燃煤系統或全封閉式儲煤棚,再加上干霧抑塵、負壓收塵等裝置,卸煤運煤儲煤全程無揚塵。
信發集團編織循環網的過程中,隱藏著不少“極致”的運行邏輯。
為了把水利用到極致,信發集團投資18億元,在山東首創水冷機組改間冷機組新模式,建設兩臺全球最大的間冷塔,年節水2012萬立方米,相當于16個大明湖。
即便如此節水,信發集團還是把廢水“吃”干凈。集團的餐廳里,淡水鱸魚成了常見菜。最初,電廠循環水直接養魚,魚肉腥味重,入口口感差。“要做就要做最好吃的魚。”他們從循環中找到了解決方案——循環水中含鹽量高,就把養魚水全部進行軟化,濾出的鹽進入制堿廠,進入新一輪循環。水被企業“吃”干凈了,而軟化水養出的魚,肉色白,肉質嫩,成為職工點贊的美味。
品質第一,做就做最好的。電解鋁項目中的電解槽,碳素項目里的生陽極,就連農業大棚里一臺普通的控溫器,都是頂尖設備。信發集團招標有個規定:進不了同行業世界排名前列,不能參與集團采購競標。
“關鍵一躍”說來水到渠成,做起來著實不易。信發集團上上下下把自己逼成了“苦行僧”。
當年高效超超臨界機組上馬,大家心里都沒底,中層以上幾乎所有相關負責人都把辦公室搬到了工地,一邊建設一邊摸索。張學信住進工地邊一間廢棄的民房,吃住在現場,直到2015年農歷大年三十機組順利發出第一度電。
首臺套意味著“第一”,更意味著艱辛探索。信發集團每一個“第一”,幾乎都經歷過推倒重來,僅輸煤系統建設一項,前后就改了十幾遍。轉型升級、技術改造,動輒百億級的投資,信發集團不靠借不靠貸,幾乎全部以自有資金投入。靠什么?靠一股定力頂住掙快錢、走捷徑的誘惑,不搞房地產,不搞資本運作,深耕主業一元一角賺出來、攢起來。
信發集團的“極致”,說透了是一種長遠思維。
熱電廠的吸收塔,內部一般貼玻璃鱗片用來防腐,一個機組貼片成本500萬元左右,4-5年更換一次。“信源熱電廠選擇了世界前沿的一種特殊金屬材料,30年不用更換,且防腐阻燃效果更優,能夠降低故障發生率,減少設備啟停。”張正領說,盡管先期投入每臺機組要花費4000萬元,但這筆賬劃得來。
“極致”和“超前投入”,從更長遠維度來看,給企業帶來豐厚回報,而這種回報不僅是經濟上的。
這家曾經的“高耗能高排放”企業,一躍成為綠色賣家。
綠色低碳發展過程中,信發集團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成為手握碳排放指標的賣家。到2022年3月底第一個履約周期末,信發集團碳排放指標交易量1407萬噸,交易金額7.43億元,占據全國同期碳排放權交易量的7.4%,占交易總金額的9.05%。
在采訪中,張學信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從心里感謝環保整治倒逼。回望這十年,如果沒有環保整治的當頭一棒警示,我們還在老路上走,走不遠,也活不好。”
吃別人嚼過的饃,行不通
——“沒有創新,講話的資格都沒有”
在信發集團餐廳,循環水所養鱸魚的魚鱗、魚鰾、魚腸等下腳料,在巧手廚師的加工下,也能變成美食。能吃、吃好,固然重要,找到對路的吃法,更為關鍵。
信發集團的“吃法”有哪些?從眾多采訪對象的口中,答案逐漸清晰:
——強化循環意識。張學信說,不同的產業間,有意識地去想一想,二者能不能打通,研判循環的可能。有了循環的意識,才有機會將一些看似不搭邊的產業撮合到一起,孕育循環的機會。
工業和農業,三次產業中邊界清晰的兩大產業,能聯系起來嗎?信發集團的答案是能。
信發集團周邊有大量農田,工業與農業具備循環的最基本條件。雖然當地土質多為黏土,種植櫻桃不理想,但電廠鍋爐的爐渣剛好是黏土的改良劑,能增強其透氣性。
傳統上,農業大棚的陰面靠土堆,占地3畝的大棚,堆土就能占1畝多地。信發集團用加氣砌塊做大棚墻體,既牢固、保溫,又省掉了堆土面積。陰面這塊區域不能浪費,建上大棚,種上櫻桃樹,成為“陰棚”。
“陰棚”光照條件差,信發集團外聘來的技術總監劉麗萍,帶著工人架燈補光。“陰棚”里的櫻桃樹,棵棵頭頂自動補光燈。“陰棚”溫度不足,工業廢熱通過管道傳送到大棚中,冬天也能溫暖如春。夏天,工業余熱還能制冷,8月份給大棚通冷氣,櫻桃樹提前進入休眠期,“睡醒”后產果,剛好趕上春節前后售價最高的時間上市。
“熱電廠鍋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通過管道輸送到櫻桃大棚,棚里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了,光合作用效果得到改善,櫻桃的產量和品質都有所提升。”劉麗萍身邊,一根根管道正源源不斷輸送著看不見、摸不著的“肥料”。“這是單純做農業無法比擬的,因此我們的櫻桃利潤更高,競爭力更強。”
10萬棵櫻桃樹,按一棵結果20斤計算,年產櫻桃200萬斤。春節前后一個月,往北京超市供貨,收購價200元/斤。
農業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指望農業賺錢,的確難。不過,信發集團通過實踐證明:循環思維做農業,效益不比工業差。正是遵循這種循環意識,信發集團形成了幾大循環產業鏈網:以煤礦開發、發電、供熱為主的能源產業鏈網;以鋁土礦開發、電解鋁等為主的鋁產業鏈網;以鹽礦開發、液堿生產為主的化工產業鏈網;以電石泥脫硫、石膏板、砌塊等固廢綜合利用為主的生態環保產業鏈網。
——豐富循環節點。計算機領域有個梅特卡夫定律,說的是網絡中節點越多,網絡的整體價值就越大。信發集團也在實踐著循環經濟的“梅特卡夫定律”。十年來,他們通過對產業附加值的提升和廢棄物再利用,不斷進行節點加密,延展循環網絡規模,放大其控成本、增效率的優勢。
養魚一個點,能延伸出四條鏈。最直接的,賣活魚,一斤魚利潤10元。第一年養殖的淡水鱸魚成熟后,信發集團給職工分發,不少人不愿收拾活魚,付錢請人處理成魚肉,這給了企業以靈感——把活魚做成精魚,切入預制菜賽道。做精魚,一條魚剩下約22%的廢料,再加上養殖過程中少量死魚,也能利用,制作成魚蛋白,含鈣量高,施肥到櫻桃大棚,減少櫻桃裂果。信發集團生產一噸魚蛋白成本600元,同樣的產品從市場上買,每噸價格超過1.3萬元。養魚的水,也不能浪費。通過循環水處理過濾,干凈的水回輸繼續使用。剩下的魚糞,能加工成糞肥,櫻桃、草莓都“喜歡”。
——用創新找新路。循環經濟的思路,人人都想得到,可難就難在具體該怎么做,教科書里找不到手段方法,“吃別人嚼過的饃”走捷徑,行不通。要想真正產出循環的成果,還得通過摸索、試驗,一點點找到方向。
脫硫石膏曾是信發集團一道咽不下去的下腳料。一是產量大,煙氣脫硫后形成脫硫石膏,每年能產生200萬噸左右。二是處理難,純度不高,沒人要,得花大錢請人運走。
信發集團錨定自主研發一條路,投資3000萬元,歷時一年半,完成從設備到工藝的全流程創新,將脫硫石膏制成成分、穩定性、細度優于原石膏的石膏粉,又用石膏粉進一步生產紙面石膏板等優質建材。曾經的“固廢山”,搖身一變成了價值4億元的“金銀山”。
創新沒有句號。怎么把脫硫石膏“吃”出更大利潤,信發集團的研究還在持續更新。看準裝配式建筑的廣闊前景,研發團隊正研制將石膏粉制成裝配式墻板,此一舉,又能將利潤增加50%。
不只是脫硫石膏,信發集團還在粉煤灰、爐渣等固廢綜合利用方面攻關了41項技術難題,獲得了18項專利。相比以往,信發集團年可減少固廢存量1200萬噸,實現“出灰不見灰、出渣不見渣、固廢變資源”,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為全國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
在信發集團,創新成為各項工作的一個底層邏輯。子板塊負責人的心里繃著一根弦,每周集團開例會,生產企業負責人匯報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創新,“沒有創新,講話的資格都沒有”。而張學信堅信,如果一家企業沒有創新,在市場激烈競爭中同樣連講話的資格也沒有。2022年,信發集團上下推出大小創新應用1666項。
“信發集團的綠色低碳轉型,具有示范意義。”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工業處處長李天東認為,從原來讓人頭痛的“兩高”大戶,到現在國內知名的“綠色”龍頭,信發集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收獲綠色發展紅利。實踐再次證明,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是企業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