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區域協調發展情況的報告日前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立足自身比較優勢,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經濟總量不斷攀升,發展均衡性逐步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呈現出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的區域協調發展嶄新局面。
報告顯示,我國區域板塊發展平衡性顯著增強。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26.7萬億元、25.7萬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特別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東部與中部、西部地區之比分別從2012年的1.69、1.87縮小至2022年的1.50、1.64。
報告還顯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更加均衡,區域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動力源地區引擎帶動作用得到加強,重要功能區關鍵作用進一步發揮,特殊類型地區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區域開放水平躍上新臺階。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也面臨困難和挑戰。報告指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東西部地區發展絕對差距仍然較大,北方部分地區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仍有困難,區域生產力布局調整任務艱巨。要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支持各地區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圍繞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報告提出,統籌推進四大板塊發展,增強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培育壯大引領周邊發展的動力源;大力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著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著力推動重要功能區建設,保障國家糧食生態能源安全;進一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形成高水平區域開放新格局;建立健全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和利益合理分配。(記者 陳煒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