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地時間7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4月小幅反彈后,德國出口數據5月再度下滑。有分析指出,德國出口低迷可能成為常態,經濟前景或將進一步趨弱。
出口再度下滑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4日公布的數據,德國5月出口額為1305億歐元,與4月相比下降0.1%;5月進口達到1161億歐元,增長1.7%,貿易順差收窄至144億歐元。
數據顯示,德國對美國的出口降幅最大,為3.6%;對歐盟國家的出口下降1.5%;對中國的出口則增長1.6%。
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認為,與過去不同,貿易不再是德國經濟增長強勁而富有彈性的驅動力,出口低迷不再是例外,而是成為常態。出口訂單的持續疲軟、美國經濟放緩的預期,以及高通脹和高不確定性都將顯著影響德國出口。
5月德國出口商情緒明顯惡化,德國Ifo經濟研究所出口預期指數由4月的6.5點降至1.8點,為2022年11月以來最低值。汽車、金屬和紡織業制造商都預測海外銷售額將減少。Ifo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克勞斯·沃爾拉貝指出,世界性的加息正在緩慢影響需求,德國出口經濟缺乏活力。
根據德國工業聯合會的預測,德國出口額今年將增長約2%。這預計將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
經濟面臨低速增長
最近幾周,德國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均顯示出疲軟態勢。繼能源危機和高通脹使德國經濟在年初陷入技術性衰退后,經濟迅速復蘇的希望落空。
德國市場研究機構捷孚凱6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經調整后,7月德國消費者信心先行指數為負25.4點,環比下降1.0點,結束連續8個月環比上升勢頭。
捷孚凱專家羅爾夫·比克爾表示,消費者再次面臨更大不確定性,持續高通脹正明顯侵蝕家庭購買力,導致私人消費無法為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6月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后,德國6月商業景氣指數從上月的91.5點降至88.5點。其中,制造業指標已經降至2022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
伊弗經濟研究所所長克萊門斯·菲斯特表示,受訪企業對行業現狀滿意度下降,對經營預期變得相當悲觀。“制造業的疲軟正將德國經濟帶入動蕩不安的境地。”
有分析認為,通脹飆升、利率大幅提高、主要出口市場經濟放緩風險加大、能源成本高企等因素都在拖累德國經濟活動,經濟疲弱可能不僅是暫時的現象。
今年第一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滑0.3%,為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滑,德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
德國主要經濟機構預測,2023年德國經濟將萎縮0.2%至0.4%,未來幾年德國均將面臨不到1%的相對緩慢的增長。“目前這十年的增長可能比上一個十年明顯疲軟。”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弗拉茨舍爾說。
德國政府一直以來將德國置于工業轉型的前沿,寄希望于綠色轉型來幫助推高經濟增速。德國總理朔爾茨3月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到2045年實現碳中和的努力將幫助德國經濟恢復“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高增長水平”。朔爾茨認為,安裝新的風力渦輪機、生產電動汽車、減少鋼鐵生產污染等舉措所需的巨額支出將創造一個良性的經濟循環。
但是,商界領袖和專家描繪的景象并不這樣樂觀,一些專家對德國向綠色能源過渡從而產生經濟黃金時代的愿景持懷疑態度。
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西格弗里德·魯斯武爾姆說,這種過渡首先需要大量資金對傳統化石燃料技術進行替換,將顯著提高成本,但這在短期內不會導致額外的經濟增長。Ifo經濟研究所的分析人士表示,只有在未來能夠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時,才會獲得這些投資的回報。
投資吸引力下降
隨著能源價格回落等,德國正在逐步縮減支出,重新回歸嚴格的財政紀律。德國將從今年開始再度遵守“債務剎車”條款,即結構性赤字不得超過GDP的0.35%。有分析人士擔憂,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資金缺口。
此外,由于通脹水平仍然高企,歐洲央行仍在逐步提高利率。歐洲央行在過去一年中已經將利率上調了四個百分點。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6月表示,“很有可能”在7月27日的下一次會議上再次加息。
德國央行行長納格爾3日表示,通脹比許多人想象的要頑固,貨幣政策必須比預期的更加持久和一致,歐洲央行仍需進一步加息。
能源價格下跌幫助歐元區6月通脹率從5月的6.1%放緩至5.5%。納格爾表示,這一指標仍然“太高”,遠高于歐洲央行2%的目標。歐洲央行下一步行動將是數據驅動的,但信號顯然指向進一步緊縮的方向。
還有分析指出,德國經濟還受到結構性弱點的阻礙:官僚主義、低水平的數字化以及可能導致勞動力短缺的人口老齡化。
德國紡織工業協會負責人英格博格·諾伊曼表示,考慮到能源成本、勞動力短缺、官僚主義等因素,在德國生產已經不再具有吸引力。
魯斯武爾姆在德國工業聯合會年度會議上也表示,德國面臨的挑戰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不少中小型企業,正在將其部分商業活動遷出德國。他建議為希望大規模投資的企業大幅減稅以及保障可靠和可負擔的能源供應,以便其能夠增加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