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從“菜園子”到“菜籃子”,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江蘇南通海門區堅持找準黨建引領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結合點,成立農產品集采平臺,通過與農村合作社、種植基地等合作,搭建助農副產品“直通車”,助力鄉村振興。
眼下,正值秋葵收獲的季節,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錫祥村的種植基地里,大片的秋葵長勢喜人,村民們行走在田壟地頭,熟練地采摘著。
海門區悅來鎮錫祥村村民 郭振春:今年秋葵收成非常好,一直能采摘到十月初,每畝收入八千元左右。
農戶增收得益于當地依托國資部門搭建的農產品集采平臺。兩年前,錫祥村的農產品合作社入選集采平臺,將分散的土地進行科學、統一規劃,邀請農機部門定期指導,嚴把質量關,甘藍菜、有機花菜、冬瓜、茄子等當季的新鮮綠色蔬菜,每天穩定地供應到集采平臺的倉儲中心,經過質檢、簡單加工、凈菜、分包等環節,再通過冷鏈配送到全區200多家飯店、商超和食堂。
海門區農產品集采平臺負責人 黃天流:截至目前,我們已與本地6家農村合作社生產或種植基地合作,累計幫助銷售本地農副產品4500余噸。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堅持市場化運作,線上+線下同步拓寬老百姓致富路,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