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眾議院日前召開聽證會。
聽證會上,眾議員諾爾瑪·托雷斯向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提問: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措辭已經從“脫鉤”變成了“去風險”,這兩者有何區別?
面對這一問題,康達試圖搪塞過去,并表示美國的政策是“去風險”。但在托雷斯追問“脫鉤”和“去風險”是否有區別時,康達說自己得把這個問題帶回去想想,之后再回答。
上述尷尬場面暴露出美國所謂“去風險”,實際就是“脫鉤斷鏈”。
近期,美國高官多次表態,對華不尋求對抗、冷戰或“脫鉤”,而是聚焦所謂“去風險”。但他們是如何推動“去風險”的呢?將對華經貿活動貼上“風險”標簽、推動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去中國化”、打造破壞正常中外技術交流的“小院高墻”……這不是對華“脫鉤”又是什么?
正是以“去風險”之名行對華“脫鉤”之實,繼續遏制孤立中國,才是美國話術陷阱背后的真實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