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經濟韌性強”。經濟韌性是指一國經濟抵御沖擊并從沖擊中快速復原的能力,不僅關注一國實現經濟增長的能力,更關注一國抵御沖擊和從沖擊中快速復原的能力。具有較強韌性的國家能夠有效平抑經濟周期的波動,適應發展形勢的結構轉型,進而實現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國經濟具有的獨特韌性不僅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強保障,還對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回穩起著重要作用。
理解中國經濟韌性的三個維度
工業革命后,發達國家借助技術進步不斷提升其經濟韌性,同時也使國家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長期持續穩定的增長,不斷縮小與領先國家的差距,較同期其他國家展現出更好的經濟韌性,其原因可從理論、歷史和現實等多維度進行揭示。
理論維度:馬克思主義發展觀。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經濟形態向前發展的不同歷史時代有著不同的生產方式,時代發展之間的迭代歷程并非一帆風順,如果沒有通過變革獲得現代化的手段或制度上的推動力,僅憑其本身的力量,將難以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這也是馬克思強調“極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出現,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結果”原因之所在。因此,除了制度變革、資本積累、技術準備、市場需求的擴大以及觀念變革,更為重要的是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進程中需要具備韌性,否則在各種沖擊之下容易陷入發展停滯甚至倒退。而一國的經濟韌性往往取決于本國人民的全面發展,取決于政府、企業和個人等經濟主體能力的提升,這也是經濟歷史學家格申克龍在分析發展中國家趕超進程時反復強調的適應性能力的積累。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特別是馬克思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思想,不斷增強個人抵御沖擊的能力和企業家的創新發展能力,通過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國經濟增長注入持久的動力。
歷史維度:中國長期經濟增長經驗。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其中的艱辛和曲折可想而知。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各種不同的沖擊,不僅包括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制度變革沖擊,還包括國際金融危機等各種經濟沖擊,以及各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與公共衛生事件沖擊。中國得以成功應對的原因在于,在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善于不斷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不斷夯實長期經濟增長的社會基礎,這也是從阿伯拉莫維茨到羅德里克都反復強調的發展中國家實現對領先國家趕超的關鍵所在。根據阿伯拉莫維茨的社會能力理論或羅德里克的基礎能力理論,中國積累了趕超領先國家所需的堅實社會基礎,包括有中國特色的政治體系和制度能力、良好的社會凝聚力和不斷進步的技術創新能力,其核心是不斷積累和提升的本土知識體系,實現了對先進技術的吸收、轉化和利用,使外在的技術轉化為中國經濟內在的增長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通過“積極地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實現了社會基礎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良性正向循環,使中國經濟能夠經受各種沖擊,并在多次沖擊中增強自身韌性。
現實維度:各國經濟發展成敗總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場社會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二戰以來各國經濟發展史指明了這樣一個事實:那些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具有抵御沖擊并從沖擊中快速復原的能力,即經濟韌性是現代化的顯著特征。二戰后,不少國家順利邁過中等收入國家的門檻,但幾十年的發展之后,只有日本、韓國等少數國家實現了現代化,跨入發達國家行列。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往往未能有效抵御沖擊,導致經濟增長后續乏力。從工業革命以來的經濟史來看,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并非一帆風順,即使是率先開展工業革命的英國,逆轉的風險同樣奇高無比。因此,對中國而言,“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
潛力大、活力足、回旋余地廣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回旋余地廣。這一重要表述明確了中國經濟韌性的核心思想,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學理內涵。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中國共產黨本身具有強大韌性,對外能及時適應瞬息萬變的國內外形勢,對內能自我糾偏克服各種不足,同時注重充分調動各類經營主體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始終以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己任。
“潛力大”決定了中國經濟的抵御力。經濟增長潛力是指在所有資源被充分利用時,一國所能實現的最大可能產出。不論是橫向區域對比,還是縱向跨國對比,中國經濟都表現出巨大潛力。橫向來看,中國經濟發展存在居民收入、區域發展和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特別是東、中、西部地區發展呈梯度差異格局,表明中國經濟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縱向來看,無論是生產要素質量還是全要素生產率,中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有效解決中國當前面臨的不充分不平衡問題,無疑有助于進一步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增強發展動能。特別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和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提供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這是其他發展中國家所不具備的發展優勢。
“活力足”決定了中國經濟的復原力。更有活力的經濟在面臨沖擊時具有更強的韌性,而一國的經濟活力離不開企業家這一重要經營主體。企業家精神的內核是“創造性破壞”,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往往率先使用新技術,并對其他企業產生示范和帶動作用,通過新技術和新知識的擴散、競爭的溢出和多元化推動經濟的持續增長。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打造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來“保護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使企業創立者作為中國創新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不斷為中國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從現實來看,代表創新前沿的高科技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創新投入更好地轉化為更高質量的創新產出。
“回旋余地大”決定了中國經濟的大國優勢。中國的大國優勢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不僅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發揮后發優勢以實現對領先國家的趕超,更能在遭遇各種沖擊時,有效調動資源并采用多種政策工具化解危機,從制度上夯實中國經濟韌性。中國的大國優勢包括龐大的經濟總量、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以及深度的經濟全球化參與度,三者相互融合為中國應對各種沖擊、實現經濟穩定增長提供了足夠的騰挪空間。首先,中國經濟總量龐大,從總量上提供回旋余地。中國經濟總量自2011年以來已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在不斷提升。其次,中國有著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從規模上提供回旋余地。不同于其他發展中大國,中國具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加之各區域資源稟賦及發展存在差異,有利于區域間技術的轉移擴散和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能夠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同時,減緩和化解各種負面沖擊。最后,中國積極擁抱經濟全球化浪潮,堅持并深化對外開放,從空間上提供了回旋余地。除了經濟上融入全球經濟,中國還積極參與全球發展,用行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并通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全球發展倡議和“一帶一路”建設,為全球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助力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
(作者系云南大學發展研究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后;云南大學發展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