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將迎來七夕節,這一天也是我國民間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牛郎織女的愛情,來源于我國古代人民對夏季夜空的觀察和想象。“牛郎”和“織女”真能相會嗎?他們在“身高”“外貌”“年齡”上是否相配?天文科普專家為您揭秘七夕節中的天文“冷知識”。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說,天文學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分別指河鼓二和織女一,它們分別是天鷹座和天琴座的亮星。河鼓二與附近的河鼓一、河鼓三組成一個類似扁擔的形狀,像是牛郎的扁擔。而織女一周邊有4顆稍暗一些的恒星,排列的形狀有點像菱形,常被看作是織女的梭子。
牛郎和織女真能在七夕節相會嗎?王科超說,牛郎星、織女星二者間距離約為16光年,因此“倆人”一直是“異地戀”,即便在七夕節當天也見不了面。打個通俗點的比方,如果“牛郎”給“織女”打電話,信號需耗時16年才能傳到另一方。不僅如此,牛郎星與織女星之間的距離還在增大,這對“異地愛侶”未來將相隔更遠。
天文研究顯示,牛郎星與織女星不僅是“異地戀”,還是“姐弟戀”。王科超介紹,織女星的“年齡”約為4.5億歲,而牛郎星的“年齡”約為1億歲。織女星的“個頭”和“體重”也比牛郎星要大。織女星的質量約為太陽的2.1倍,赤道直徑約為太陽的2.8倍;牛郎星的質量約為太陽的1.7倍,赤道直徑約為太陽的1.8倍。因為自轉速度極快,織女星和牛郎星都把自己“甩”成了橢球狀。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恒星,織女星在大約14000年前曾是我們的“北極星”。由于地球自轉軸進動,大約12000年后,地球自轉軸將再次指向織女星附近。屆時這顆亮星與地軸相距約5度,將再次以“北極星”的身份存在,成為史上最明亮的“北極星”。(記者 王玨玢 邱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