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電影票房近206.2億元,國內旅游人數達18.39億人次……火熱的暑期迎來了圓滿“收官”。從人頭攢動的電影院,到熱力四射的演唱會,再到大排長龍的景區,人氣旺起來的背后,既帶來了亮眼的數據,更是展現了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新氣象,推動消費活力進一步持續釋放。
刷新紀錄 國產電影強勢領跑
“今年暑期檔,爆款特別多”“《長安三萬里》我已經刷了好幾遍”“《孤注一擲》建議帶著爸媽一塊看”……
這個夏天,中國電影率先掀起了一股“熱浪”。據國家電影專資辦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票房近206.2億元,觀影人次超5.04億人次,刷新暑期檔票房最高紀錄。截至8月31日,全國單日票房已連續72天破億元,刷新了全國單日票房連續破億紀錄。一系列閃亮的數字,顯示出中國電影市場的強大活力。
國產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是今年暑期檔的一大亮點。雖然同期有多部進口影片上映,但國產電影還是憑借過硬品質強勢領跑。截至8月31日,暑期檔國產電影市場份額高達84%左右。其中,有4部電影票房突破20億元,數量達歷史最多。
無論是植根傳統文化的《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一部》,還是聚焦現實題材的《孤注一擲》《八角籠中》《熱烈》,國產電影百花齊放,憑借豐富的題材、扎實的故事、絢麗的特效,激發了廣大觀眾的觀影熱情。據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2023年暑期檔調查結果顯示,已調查的九部影片中有六部影片滿意度超84分。以良好的口碑維持市場的熱度,中國電影正在穩步、健康地走向復蘇。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暑期檔的總體表現超出預期,影片類型和題材多元豐富,制作水準顯著提升,滿足了多樣化的觀影需求。國產電影在內容上充分展示了本土優勢,能夠更深入地引發觀眾情感共鳴,形成心靈共振。
品類豐富 演出熱引領新潮流
不僅僅是電影,這個暑期爆火的還有演出。人氣歌手演唱會場場爆滿、知名話劇音樂劇一票難求……相關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中午12時,2023年暑期檔演出市場票房達37.01億元。“開票即售罄”的火爆景象一直在延續。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民族舞劇《紅樓夢》……品類豐富的劇目齊聚暑期演出市場,吸引廣大觀眾觀演消費,獻上了精彩斑斕的文化盛宴。
除了專業劇場推出的精品舞臺藝術劇目,還有小劇場、演藝新空間推出的各類沉浸式、互動式演藝和各地景區的旅游演藝項目也受到了青睞。觀眾不再只是坐在臺下的“看客”,而是變成了故事的“劇中人”。別具一格的體驗感,引領了文化消費新潮流。
同時,“為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跨城購票觀演的消費者比例較去年大幅攀升,平均跨城觀演率超過購票總人數的50%。這也大幅度帶動了演出當地酒店住宿、交通、餐飲、景點等一系列消費增長,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與曝光度,讓暑期旅游市場更加火熱,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在國內經濟發展和文化消費升級的推動下,演出行業的跨界融合還在不斷豐富。”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會長劉克智認為,演出帶來門票收入的同時,能在短時間內產生聚集效應拉動消費,并推動相關行業增加就業機會。
復蘇強勁 暑期出游熱情高漲
在西安長安十二時辰街區體驗“唐朝人”的生活,到泉州古城來一場城市漫步探索古跡,把帳篷搭進博物館沉浸式感受“奇妙夜”……暑期旅游市場同樣延續了傳統旺季的火熱,點燃夏日美好氛圍。
中國旅游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全國國內旅游人數達18.39億人次,占全年國內旅游出游人數的28.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21萬億元,約占全年國內旅游收入的28.7%。今年暑期的旅游熱度明顯高于2019年同期,多數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我們趕在開學前帶孩子跟著《長安三萬里》的詩詞打卡了好幾個景點,非常有收獲。”來自上海的范女士對記者如是說。
避暑游、研學游、文博游……持續升溫的旅游市場在加速釋放消費活力的同時,“新玩法”層出不窮,滿足消費者細分需求,促進產業優化創新,為這個炎炎夏日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化味與煙火氣。
“這個暑期是過去五年旅游市場最熱的暑期。”在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看來,以往的文旅項目更多是單方面展示,而現在的游客更希望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深度體驗當地的美好生活,這就需要更多互動和交流。未來,要通過文化、旅游、科技、體育的融合發展,推動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
觀影熱、演出熱、出游熱……暑期文旅市場的一個個熱點,不僅體現了產業快速發展、轉型升級,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更是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了高度的文化自信。隨著暑期“落幕”,接下來的國慶假期、春節假期蓄勢待發,文旅市場繁榮發展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