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古代,運河中斷的后果有多嚴重嗎?唐朝皇帝著急上火,宋朝皇帝趕緊往搶險工地上跑。
走進8日重新開館的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一件件文物、一個個故事向觀眾講述了千年運河的悠遠歷史。
圖為8日重新開放的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外景。秦宇杭 攝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是我國首家綜合反映運河歷史與文化的專題博物館,于2006年國慶節開館。它位于杭州市拱墅區,坐落在京杭大運河南端標志拱宸橋的東岸,建筑面積1.07萬平方米,展覽面積5000多平方米。
圖為觀眾在拍攝不同朝代的漕船模型。秦宇杭 攝
今年5月,拱墅區啟動了對博物館的改造提升工作。除了外立面作了改造外,博物館內部展覽陳列也有很大提升。新的展覽體系包括了常設基本展“溝通南北:大運河的開鑿、變遷與影響”,常設特展“因河而興:大運河與杭州城的故事”,專題展“運河綜保 杭州樣板”和“千年運河 源正流清”,以及數字體驗區“大運河數據駕駛艙”。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館長葉艷萍說:“改造提升后的展覽共展出文物600多件,是之前的3倍。我們還通過聲光電和多媒體展覽技術,設計了大量場景,與實物展品一起,向觀眾展示悠久的運河文化。”
在博物館入口,以拱宸橋和北京通州燃燈塔為元素的雕像分立兩旁,走入序廳,一艘大型漕船模型“揚帆啟航”。在船的前方,一幅近100平方米的8K超高清大屏幕,由南而北,陸續再現了杭州、嘉興、蘇州、鎮江、揚州、淮安、聊城、德州等運河沿線城市的古代盛景。
圖為觀眾在超高清大屏幕前,隨著漕船的視角“一路北上”,“抵達”通州。秦宇杭 攝
在基本展,觀眾可以看到從吳王夫差開鑿邗溝開始,歷朝歷代的運河建設。漕運是古代大運河的最基本功能,展覽也通過漕運管理、漕糧征收、漕船建造、漕運路線等六個方面予以展示。在常設特展,觀眾可以看到杭州與大運河相伴相生、因河而生的歷史。在數字體驗區,觀眾可以通過監控屏幕實時觀察大運河杭州段多個世界遺產點的現狀。
“南宋滅亡后,杭州失去了首都地位,但是依靠運河,仍能保持繁盛一時,運河是杭州名副其實的生命線。”葉艷萍說,為了向公眾弘揚保護運河文化遺產的意識,他們專門設立了專題展,介紹了近20年來杭州運河綜合保護工程所取得的成就。(記者 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