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時政要聞

奮楫中流繪新篇——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網絡安全工作述評

來源: 中國網信雜志  
2023-09-10 14:17:14
分享:

  奮楫中流繪新篇

  ——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網絡安全工作述評

  當前,人類社會正加速邁向數字文明時代,伴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時空領域更加寬廣,內外因素更加復雜。網絡安全與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軍事安全等領域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已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復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在國家安全體系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地位更加凸顯。黨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重大部署,開啟了我國信息化發展新征程。行進在信息時代快車道的中國,如何筑牢網絡安全屏障,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安全保障,已成為關乎全局的重大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和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統籌發展和安全,對我國網絡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國網絡安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網絡安全技術和產業蓬勃發展,網絡安全防線全方位鞏固,有力護航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2023年8月23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在約翰內斯堡杉藤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團結協作謀發展 勇于擔當促和平》的重要講話。圖/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緊緊抓住信息化變革新機遇,全面部署推進網絡安全工作

  時代浪潮,浩浩蕩蕩;大國治理,機杼萬端。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闊步邁向網絡強國的征途上,如何回應網絡安全新命題、引領新發展?

  察時代大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信息化、數字化正在重新繪制世界權力圖譜,每一次重大技術變革都給國家安全帶來新的挑戰,網絡安全已經成為大國博弈的重要領域。

  觀全球風云,當前伴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大潮,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網絡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復雜多變,全局性和滲透性前所未有,隱蔽性和動態性前所未有,給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這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個難題,我們當然也不例外。”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清醒而堅定。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對于新時代中國的網絡安全新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深邃的思考。

  驚濤駭浪前,滄海橫流時,更見掌舵之穩、領航之力。“網絡和信息安全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我們面臨的新的綜合性挑戰。”召開會議、一線調研、系統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在思考和謀劃。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他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

  “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這是一次對傳統國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深化和拓展了我們黨關于國家安全問題的理論視野和實踐領域,標志著我們黨對國家安全問題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安全要素作出戰略性系統定位,將“信息安全”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重要高度。

  如何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做到協調一致、齊頭并進,既關乎“硬實力”的成長,也考驗著國家治理“軟實力”的升級。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2016年4月19日,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深刻剖析了網絡安全的主要特征——網絡安全是整體的而不是割裂的,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明確提出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

  一個月后,在黑龍江省的一家網絡安全公司考察調研時,總書記叮囑:“維護國家網絡安全需要整體設計、加強合作,在相互學習、相互切磋、聯合攻關、互利共贏中走出一條好的路子來。”

  這是挺立時代潮頭、緊扣時代脈搏的深刻論斷。

  當前,數字化浪潮奔涌向前,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自2015年起,全球已有超過170個國家和地區將數字安全作為重要戰略方向,圍繞數字技術、數據要素、產業生態、安全標準等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擔起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責任,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化數字社會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筑牢數字安全屏障,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致賀信,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彰顯出信息時代的大國擔當。

  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當前,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數字安全風險演進升級,并不斷向多個領域延伸滲透。如何強化數字安全保障能力,直接關乎數字中國建設進程。

  202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將“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列為強化數字中國的“兩大關鍵能力”之一,并作出系統部署,為我國數字安全工作指明實踐路徑。

  胸懷國之大者,著眼國之大事。領袖心中,“人民”二字分量最重。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持續深入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數字產業化加快推動,智能應用深度嵌入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人機物三元融合、萬物智能互聯在創造經濟社會生活嶄新樣態的同時,數據濫采、數據泄露、電信網絡詐騙等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問題時有出現,維護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刻不容緩。

  2019年9月,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網絡安全工作作出“四個堅持”的重要指示,其中“人民”位居首位:“國家網絡安全工作要堅持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

  孜孜步履,灼灼目光,殷殷話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理論創造力,就網絡安全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對我國網絡安全工作作出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謀劃,為做好新時代網絡安全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國際社會共同應對網絡安全風險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統籌發展和安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不斷加強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思想智慧。邁入信息時代,善于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飽含憂患意識,深刻認識國家安全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正確把握重大國家安全問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努力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近年來,全球能源、交通等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屢遭網絡攻擊,震驚全球的網絡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從“震網”行動拉開首個國家級破壞性網絡戰的帷幕,到“永恒之藍”進行全球性勒索攻擊,再到2022年烏克蘭危機中爆發的網絡空間對抗……準確認識和有效應對新形勢下網絡安全風險、有力保障網絡安全,是我們必須回答好的重大時代課題。

  新時代,新形勢,新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網絡安全產業技術水平和競爭力不斷提升、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加快、網絡安全宣傳教育走進尋常百姓家……在各方面齊抓共管下,我國網絡安全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不斷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不斷健全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遵循,是信息文明時代的厚重基石。數千年中華文明演進,歷盡滄桑,興衰交替,一再詮釋著“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的深刻道理。

  “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應用快速發展,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但相關法律制度還存在時間差、空白區。”“網絡犯罪已成為危害我國國家政治安全、網絡安全、社會安全、經濟安全等的重要風險之一。”

  時代在進步,實踐在發展,法律體系必須與時俱進加以完善。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首部基礎性、框架性、綜合性法律,對網絡運行安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監管體制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成為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化進程邁出堅實一步。

  此后,針對網絡安全領域的新形勢、新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相繼頒布,《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政策文件陸續出臺,網絡安全政策法規體系的“四梁八柱”逐步構筑,確保網絡安全工作始終在法治化軌道上運行。

  筑牢網絡安全屏障既是一項技術課題,也是一道治理考題。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應用拓展正在按下“快進鍵”。近期,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規模興起,給未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無限想象空間的同時,也給國家主權、意識形態、社會關系等帶來沖擊,深刻影響國家安全。

  2023年以來,中央政治局會議多次提及人工智能。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范風險”;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再次強調“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

  從《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發展質量和水平提供政策指引和制度安排,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為人工智能發展和應用劃出“底線”和“紅線”……一方面鼓勵創新發展,另一方面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我國加快制定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促進人工智能進入安全發展的快車道。

  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從中國古代的“車同軌、書同文”,到現代工業規模化生產,都是標準化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我國發布《關于加強國家網絡安全標準化工作的若干意見》,特別是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領域網絡安全標準研制,推動網絡安全標準從“單一到多元”的系統突破。截至2023年8月,我國共計發布370余項網絡安全國家標準。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能力顯著提升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是關乎國家安全的“命門”所在,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

  近年來,高級持續性威脅(APT)攻擊瞄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漏洞安全威脅形勢不容樂觀。據統計,2023年第一季度,教育、衛健、金融等行業是受數據泄露影響較大的行業,其中單次遭泄露數據量在10萬至100萬條區間內占比最高,接近總量的一半。

  “不出問題則已,一出就可能導致交通中斷、金融紊亂、電力癱瘓等問題,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殺傷力。我們必須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完善網絡治理體系”。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要求,推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設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行安全”專門章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正式實施,建立以國家網信部門、公安部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工作部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為主體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綜合保護責任體系;《信息安全技術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要求》成為我國首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國家標準……

  針對水利、電力、油氣、交通、通信、金融等領域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強化網絡安全檢查;組織開展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活動的網絡安全審查,有效防范采購活動、數據處理活動以及國外上市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對面向黨政機關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提供服務的云平臺組織開展安全評估,加強云計算服務安全管理,防范云計算服務安全風險,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近年來,我國不斷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保障工作,加速推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標準化工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網絡安全工作基礎不斷夯實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人家用的是飛機大炮,我們這里還用大刀長矛,那是不行的,攻防力量要對等。要以技術對技術,以技術管技術,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瞄準不斷提升我國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一個個振奮人心的突破,一項項激發潛力的實招,定位精準,目標明確,布局深遠。

  健全國家網絡安全應急體系。網絡安全應急工作是網絡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建立健全網絡安全應急工作機制,提升應急響應處置能力,對于捍衛國家安全至關重要。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印發實施,推動金融、能源、通信、交通等行業領域完善網絡安全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網絡安全事件能力,預防和減少網絡安全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危害,保護公眾利益,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

  “截至2022年12月,65.9%的網民表示過去半年在上網過程中未遭遇過網絡安全問題,較2021年12月提升3.9個百分點。”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絡安全治理成效顯著。

  網絡安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在北京,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重點推動網絡安全產業集聚發展、網絡安全核心技術突破;湖南長沙聚力發展網絡安全產業,行業龍頭企業迅速發展,領軍企業不斷涌現,創新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全國首個跨省域國家級網絡安全產業園區落地成渝,打造引領西部網絡安全產業創新發展的高地……

  “要堅定不移支持網信企業做大做強,加強規范引導,促進其健康有序發展。”

  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是“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的重要基礎,我國在態勢感知領域技術創新活躍,催生出大量的新產品、新服務,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推動網絡安全變被動防御為主動防御。據統計,2022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近633億元,同比增長3.1%。

  網絡安全人才活力奔涌。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提升網絡安全保障水平,必須有一支高水平的網絡安全人才隊伍。

  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對與會代表們說:“我說過,要把我們的事業發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總書記深知互聯網領域的人才有不少是“怪才”“奇才”,他強調,“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近年來,我國創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機制,印發《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設立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實施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網絡安全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全國范圍內已有60余所高校設立了單獨的網絡安全學院,200余所高校設置網絡安全相關專業。

  網絡安全宣傳教育深入開展。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是網絡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自舉辦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多措并舉、扎實推進,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網絡安全理念、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推廣網絡安全技能,廣泛開展網絡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進軍營、進家庭等活動,有力推動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提升,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的良好氛圍。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相關話題閱讀量累計38.6億次,主要短視頻平臺視頻播放量超5億次。

  2022年9月5日,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暨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

  一項項強有力的舉措,讓“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廣大網民共筑網絡安全防線的自覺行動。

  ——數據安全管理和個人信息保護水平持續提升

  2018年“劍橋分析”事件震驚中外,近8700萬用戶個人信息被違法用于影響政治選舉,危及國家政治安全;某著名連鎖酒店有超過1.3億入住用戶的數據包被非法出售,泄露數據總數高達5億條……數據作為“信息時代的石油”,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帶來數據泄露、網絡詐騙等問題,數據安全已成為事關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給國家安全和社會治理帶來一系列風險挑戰。

  2022年6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時指出:“要維護國家數據安全,保護個人信息和商業秘密。”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出臺,有效規范各類數據處理活動,我國數據安全保護進入新階段。

  移動支付、手機叫車、線上外賣、刷臉進小區……如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大量的“數字足跡”。這些“數字足跡”是否會被追蹤、收集甚至濫用,關乎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依法嚴厲打擊網絡黑客、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切斷網絡犯罪利益鏈條,持續形成高壓態勢,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著眼群眾所需所盼,中央網信辦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印發文件,對39種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收集使用必要的個人信息范圍作出明確規定;公安機關多次組織“凈網”專項行動,依法重拳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司法機關出臺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的有關司法解釋……這是“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的有力印證,是依法打造安全清朗網絡空間的鮮明寫照,更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責任擔當。

  打造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體系,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正在經歷大調整、大分化、大重組,不確定、不穩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發生深刻變化。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

  “國際規則要依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由大家共同書寫、共同維護,不能誰的胳膊粗、嗓門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拉幫結伙,把自己的‘家法幫規’包裝成國際規則。”2023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公平正義,完善全球治理。

  一段時間以來,個別國家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為追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利用自身壟斷優勢將技術問題政治化,通過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制定關鍵技術清單、強化對新興技術審查等方式,擾亂全球新興技術產業生態。

  只有順應歷史潮流,才能與時代同行。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違背時代發展規律、損害全球共同利益的做法,是開歷史倒車,必將被歷史所拋棄。

  “在信息領域沒有雙重標準,各國都有權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

  從2013年的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到2017年的日內瓦萬國宮,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并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從簽署G20杭州峰會《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到發布《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再到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中國不斷深化數字領域國際合作,積極推動與世界各國共同構建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

  如今,一大批優秀企業走出國門,在寬帶信息基礎設施、大數據、網絡安全服務等新興產業領域,為世界各國提供高質量的信息產品和安全技術服務。今天的中國,不僅為推進全球網絡安全治理進程提供中國方案,更以實際行動為世界網絡安全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全球信息革命的時代潮流正在發生歷史性交匯。我國發展處于新的歷史方位,面臨更為嚴峻的國家安全形勢,外部壓力前所未有,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對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回顧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風險意識。”

  “百年變局,一件事一件事出來,一會兒灰犀牛,一會兒黑天鵝。”“我是經常地敲警鐘。我敲警鐘是為了讓大家警惕起來,居安要思危。”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在治理如此大的一個國家的過程中,貫穿始終。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

  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起草階段,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敲定設置專章,對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戰略部署,因為“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設“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章節,對國家安全進行戰略部署。

  越是充滿艱難險阻,越要把握好“時”與“勢”,堅定信心向前進。今天,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這是一種歷史使命,也是一種歷史責任。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要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切實維護網絡安全,完善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增強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基礎制度,健全網絡數據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體系。

  “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復雜程度、艱巨程度明顯加大。”2023年5月30日,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深刻分析當前國家安全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強調要“提升網絡數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

  2023年7月14日至15日,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新時代新征程網信工作的使命任務,把“防風險保安全”擺在突出位置,為我國網絡安全事業進一步錨定了前進航向。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備則無患。

  面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正確的網絡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大力推進數字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強化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深入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奮力開創新時代網絡安全工作新局面,積極防范化解強國建設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全力護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關鍵詞:網絡,安全責任編輯:劉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