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記者 李潔瓊
杭州亞運會賽場上,當“00”后甚至“05”后小將摘金奪銀時,一批多年征戰的老將也在續寫傳奇。
在26日進行的杭州亞運會乒乓球男子團體決賽上,四次征戰亞運的馬龍,與隊友王楚欽、樊振東以大比分3:0擊敗韓國隊,實現國乒男團亞運八連冠。杭州亞運會官網此前發布的馬龍“超長”簡歷再次登上熱搜。
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34歲的沉穩老將,從初生牛犢首次亮相到成為“雙圈大滿貫”得主,馬龍這份簡歷之長,足以讓鼠標滾輪翻滾好幾圈。網友不禁贊嘆,“馬龍永遠是當打之年”。
賽后馬龍更新了自己的微博,“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謝謝大家為我留下了美好的亞運記憶。”
只要心懷熱愛,永遠都是當打之年。
年輕時的熱愛簡單純粹,“拼就對了!”很多體育迷津津樂道自己偶像年輕時的模樣。2006年,年僅18歲的馬龍首次參加亞運會,贏得了自己職業生涯第一塊亞運會金牌。賽場上的他一舉一動盡顯朝氣、銳氣,令人不由贊一句“未來可期”。
長大后的熱愛則更加深沉持久。十多年過去,那個球場新星已成長為“龍隊”,網友心目中的“六邊形戰士”,獲得的獎牌數不勝數,但他依舊是隊里最細致、最執著的。
在競技體育的賽場上,從不缺像馬龍這樣始終“熱愛”的體育健將。如果說青春是年輕運動員們的優勢,堅守則是老將們對熱愛的含蓄表達。
“戰勝挫折和歲月”,是老將們故事中最動人的部分之一。當48歲的丘索維金娜從跳馬上穩穩落地的那一刻,掌聲歡呼聲在體育館內久久回蕩。我們為“一個堅強的媽媽”鼓掌,更為這位體操界現役最“高齡”運動員的永不服輸鼓掌。34歲老將孫培原以一套時長不過1分40秒左右的完美動作,拿下杭州亞運會武術男子長拳冠軍,實現亞運會三連冠,他流淚表示:“沒有天賦異稟,只有百煉成鋼。”
人們常說,運動員吃的是青春飯。不可否認,隨著年齡增長,很多運動員的身體機能會逐漸下降,失去最佳競技狀態。然而,體壇“常青樹”們則用堅守一次又一次告訴我們: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有網友留言評價馬龍的超長“簡歷”:這哪兒是簡歷,分明是日歷。
沒錯,榮耀的背后是日復一日的堅持,長長的簡歷是對成長的記錄、對熱愛的書寫。而這也是體育精神所在,激勵你我面對人生之途永葆熱愛、勇于超越、永不言棄。
亞運會乒乓球男團決賽后,現場放起了《我是如此相信》。悠揚的背景音樂唱出了運動員們心底的執著,始終相信“雙手彈奏出黎明,原來愛如此的動聽”;也唱出了我們的心聲:相信,也希望,可以一直看到運動員們在場上,到巴黎,到未來;相信,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熱愛,并為之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