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從東非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鐵路(亞吉鐵路)到區域互聯互通“大動脈”蒙巴薩-內羅畢鐵路(蒙內鐵路),從實現老撾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夢想的中國-老撾鐵路(中老鐵路)到實現東南亞“最快速度”的雅萬高鐵,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中國鐵路建設者們鋪筑發展振興路,譜寫友誼新篇章,將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撒播到世界各地,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實踐。
這是2023年9月30日在印度尼西亞普哇加達拍攝的一列行駛中的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無人機照片)。雅萬高鐵是印尼和東南亞第一條高速鐵路,是中印尼兩國高度關注的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2023年8月18日,在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人們在輕軌紅線布盧姆菲爾德體育場站上下車。特拉維夫輕軌項目是以色列建國以來最大的政府特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分為紅線、綠線、紫線等線路,其中進展最快的紅線全長約24公里,連接起特拉維夫及其下轄的幾座衛星城市,沿途共設34個車站,其中24個為地面車站,10個為地下車站。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 攝
2023年8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停靠在雅萬高鐵德卡魯爾動車所附近。雅萬高鐵是印尼和東南亞第一條高速鐵路,是中印尼兩國高度關注的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這是2023年6月6日在中車唐山公司內拍攝的中國中車出口阿根廷新能源輕軌車。當日,中國中車出口阿根廷新能源輕軌車輛首列車在中車唐山公司下線,這也是我國新能源輕軌車輛首個出口項目。這款新能源輕軌車,具有可拓展多種動力模式、靈活可變編組等功能,將服務于阿根廷胡胡伊省。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2023年5月23日,在肯尼亞內羅畢,蔣立平(右)與學員霍勒斯從一輛印有“連接國家 走向繁榮”標語的蒙內鐵路機車旁走過。作為中國和肯尼亞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由中國企業承建的蒙內鐵路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車。6年來,蒙內鐵路宛如“大動脈”,加快了肯尼亞的現代化步伐,為東非地區互聯互通和中非合作共贏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給非洲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2023年4月26日,在馬來西亞吉蘭丹州的馬東鐵項目一分部制梁場,技術主管鄧友志(右)和馬來西亞本地青年員工鄧德緯討論生產情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馬東鐵項目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與聯通、增進民生福祉有著重要作用。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2023年4月13日,老撾工作人員在D887次國際旅客列車上表演。北起中國昆明,南至老撾萬象,全長1035公里的中老鐵路跨越山河,促進了中老兩國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成為聯通內外、輻射周邊、雙向互濟的黃金大通道。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這是2023年2月23日在泰國呵叻府拍攝的中泰鐵路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作為中泰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及泰國首條標準軌高速鐵路,中泰鐵路采用中國標準設計建造,一期工程連接曼谷和呵叻,二期工程將實現與中老鐵路銜接,經老撾磨丁和中國磨憨可以抵達昆明。新華社記者 王騰 攝
這是2022年7月3日在埃及開羅東部拍攝的一列試運行的輕軌列車。埃及齋月十日城輕軌鐵路位于埃及首都開羅東部,是連接開羅市區與新行政首都、齋月十日城和東部沿線衛星城的重要紐帶,也是中埃“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之一。新華社記者 隋先凱 攝
2022年1月1日,滿載30個標準集裝箱的中老鐵路新年首趟國際貨物列車(前)從昆明開往老撾萬象(無人機照片)。北起中國昆明,南至老撾萬象,全長1035公里的中老鐵路跨越山河,促進了中老兩國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成為聯通內外、輻射周邊、雙向互濟的黃金大通道。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2016年10月3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附近,一列試運行列車在亞吉鐵路上行駛。亞吉鐵路由中國中鐵下屬的中鐵二局和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建并運營,連接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是非洲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全長752.7公里。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2016年9月4日,幾名女性乘客在伊朗德黑蘭乘坐地鐵。伊朗首都德黑蘭5條地鐵線全部由中國公司承建,其中德黑蘭地鐵1、2號線由中信國際承建,3、4、5號線由北方國際承建;地鐵車輛由中伊合資的德黑蘭軌道車輛制造公司(由中國的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伊朗綠菠蘿工業集團在伊朗合資成立)提供。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