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鷗翔集,錦鱗游弋,舳艫相繼。
在中國版圖上,蜿蜒東流的長江奔騰不息,猶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軸線,聯結起錦繡中華。
10月12日,在長江中游省份江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8年來第四次主持召開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為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謀劃發展之道。
作為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區域,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到長江中游城市群,再到長三角一體化,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
區域協調發展,協調是其理念內核。
沿江省市如何把自身發展投入協同發展大局,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有機融合,形成整體合力?總書記在此次座談會上對沿江省市提出16字鮮明要求——“省際共商、生態共治、全域共建、發展共享”。
總書記表示,要堅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著力點,并要求沿江省市增強區域交通互聯性、政策統一性、規則一致性、執行協同性,穩步推進生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一域”與“全局”,優勢互補、協作共贏。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協同發展的深刻思考和重要論述,為沿江省市融入長江經濟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每一次座談,都凝聚著總書記對協同發展的深邃思考。八年謀篇,因時而動,循勢而往,為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把脈定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走遍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為各省市發展謀篇布局,也為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宏圖定策:在上海,要求發揮“在長三角地區合作和交流中的龍頭帶動作用”;在重慶,叮囑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好;在四川,要求“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堅定不移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
在思想上“一條心”,在行動中“一盤棋”。協同發力、共同起舞。
時間,沉淀下“全局”與“一域”的空間辯證。
一場場生態保護攻堅戰接連打響,“一江碧水向東流”美景重現,區域融合實現重大提升,區域協同聯動不斷加強……
從環境保護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從市場一體化建設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長江上中下游協同聯動發展,打造出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樣板。
望上游,重慶果園港,長江黃金水道、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渝滿俄”班列等四大國際物流通道全面貫通;觀中游,武漢陽邏國際港,武漢至東京、武漢至釜山等航線成熟運行,國際物流再添新通道;探下游,寧波舟山港打造全國最大的鐵礦石碼頭、亞洲最大的原油碼頭以及全球第二大單體集裝箱碼頭,外通五大洲四大洋,內接中國大陸腹地。
年吞吐量35.9億噸、建成億噸大港15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通商……長江經濟帶鐵水聯運、江海聯運,貨物通南達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活力橫貫東西。
江海聯動,東西互濟。千年“黃金水道”,百舸爭流。
長江經濟帶如同一條巨龍,舞出長三角一體化“龍頭”騰飛,長江中游城市群“龍身”支撐,成渝雙城經濟圈“龍尾”擺動的萬千氣象。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上中下游共進退,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翻開“十四五”規劃綱要,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藍圖清晰: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協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樣板。
——圍繞建設長江大動脈,整體設計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疏解三峽樞紐瓶頸制約,加快沿江高鐵和貨運鐵路建設。
——發揮產業協同聯動整體優勢,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
協同融通,優勢互補,既實現錯位發展,又發揮協同合力,實現聯動發展。
“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大江奔流,一曲新時代的交響樂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