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指揮棒輕輕抬起,美國藝術家作品《坎迪德》序曲率先上演。一首高昂的樂曲后,恬靜悠長的旋律響起,是中美兩國觀眾都耳熟能詳的音樂《二泉映月》。它見證了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和中國交響樂團50年的友誼。
11月10日晚,中國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跨越半個世紀的友誼”——紀念費城交響樂團訪華50周年音樂會上演。音樂會由費城交響樂團和中國交響樂團聯袂演出。
近日,習近平主席復信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思藝。“得知費城交響樂團11月第13次來華并與中方合作舉辦系列演出交流活動,紀念1973年首次訪華,續寫與中國人民之間跨越半個世紀的音樂友誼,我感到由衷的高興。”
1973年9月,費城交響樂團首次訪華,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訪華的美國樂團。這場“音樂外交”,接續“乒乓外交”,為推動中美建交發揮了積極作用。
文化架起橋梁,音樂傳遞友誼。在當年的訪華演出中,有這樣一個小插曲——
一天,費城交響樂團來到了位于北京和平里的中央樂團(現中國交響樂團)院內,與中央樂團的藝術家們進行交流和聯歡活動?;顒又?,一曲凝聚東方神韻的《二泉映月》,一下子吸引住了美國藝術家。
年逾九十的中國交響樂團小提琴演奏家朱信人,清晰記得當年兩國藝術家交流的場景。“中方演奏了剛改編而成的弦樂合奏曲《二泉映月》,費城交響樂團的演奏家們被中國民樂的旋律深深打動,當即提出希望得到這部作品的總譜。”
不久,在中央樂團排練廳,中美藝術家合演了管弦樂作品《二泉映月》。
在今年的音樂會上,《二泉映月》又一次在中美藝術家的合作下奏響。
“這次音樂會曲目的選擇,與1973年費城交響樂團來中國演出是一次歷史性的呼應。”費城交響樂團青年指揮家特里斯坦·雷斯—謝爾曼說。
有致敬與紀念,也有傳承與創新。
謝爾曼說,在本次音樂會上演出的《唐詩的回響》是西方與中國交響樂融合創作的新作品。今年1月,他曾在費城和紐約分別演出過其中的選段,觀眾反應非常積極。
在復信中,習近平主席這樣寫道:50年后的今天,費城交響樂團和中國交響樂團及多國歌唱家一起在華演出,必將作為一段珍貴佳話載入史冊。
音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交響樂的大氣磅礴、震撼人心,正是源于多樣的樂器以及豐富的樂章。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關系是多維度、多方面的。兩國間的交往交流,也是一首大國“交響樂”。
如何才能演奏出和諧動聽的樂曲?是中美兩國人民的期盼,也是世界的關切。
“中美關系基礎在民間,希望在人民,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不久前,在北京會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時,習近平主席用這四句話生動闡釋了推動中美關系前行的路徑。
近段時間,中美兩國互動交往增加。
第五屆中美友城大會成功舉行、美國飛虎隊老兵向中國抗戰英烈群像敬獻花籃、“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舉辦……這些故事為中美關系增添了亮色。
6月以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多等官員接連訪華。中美成立了經濟工作組、金融工作組等交流機制并舉行了第一次會議。
中美經貿合作也有暖意。今年進博會上,美國參展企業超200家,是進博會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美國參展團。不僅僅是參會,眾多美國企業已經將進博會這個平臺當作了產品首發陣地、創新陣地、常駐陣地。
事實證明,中美互利合作的動力依然強勁,民間交往基礎依然深厚,空間依然廣闊。
過去一段時間,人們看到美國對于改善中美關系的意愿在提升,但同時對華遏制打壓的議程并未減少。矛盾的信號反映出美國看多中美合作利好卻囿于零和對抗思維的糾結心態,這也是中美關系歷經曲折反復的重要原因。
誠然,競爭也是中美兩國“交響樂”的組成部分。重點在于,如何看待競爭關系。
一年前,同美國總統拜登在巴厘島舉行會晤時,習近平主席強調,任何時候世界都有競爭,但競爭應該是相互借鑒、你追我趕,共同進步,而不是你輸我贏、你死我活。
競爭的樂章,同樣可以和諧。
美國搞的是資本主義,中國搞的是社會主義,雙方走的是不同的路。這種不同不是今天才有的,今后還會繼續存在。在巴厘島會晤時,習近平主席曾說:“中美相處很重要一條就是承認這種不同,尊重這種不同,而不是強求一律,試圖去改變甚至顛覆對方的制度。”
穩定和改善兩國關系,關鍵是要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找到中美新時期正確相處之道。
從巴厘島一路走來,中美關系回暖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面向舊金山,我們要匯聚相向而行的力量,朝著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