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樊錦詩真實事跡改編的歷史傳記電影《吾愛敦煌》正在熱映。這部電影將世界文化遺產的瑰寶莫高窟搬上大銀幕,為觀眾塑造一位具有赤子之心的文物保護者形象。
影片講述了樊錦詩別樣的人生故事,表現了她不同的生活側面。首先,樊錦詩一生專注一件事,就是守護和研究敦煌莫高窟。片中,當她被問及做完一套完整的莫高窟考古報告需要多長時間時,她堅定地回答:“兩百年、三百年或者更長時間。我這輩子能出一卷是一卷,能出兩卷是兩卷……”簡短幾句話就道出了這位“敦煌的女兒”對中國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工作思路上,樊錦詩積極擁抱新事物、始終關注新技術。該片揭秘式呈現莫高窟考古報告撰寫背后的曲折。其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同志們就已開始著手準備資料。他們用1毫米粗細的蘸水筆筆尖畫了一二十年,第一卷書稿卻慘遭退稿,因為手繪測繪圖精準度不夠。20世紀80年代,去外地開會的樊錦詩第一次看到電腦。她敏銳察覺到數字技術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決定打破時間空間限制,打造“數字敦煌”。面對有人打莫高窟的主意時,她不怕得罪人,堅決反對只顧眼前利益、破壞文物的做法,嘗試在經濟發展與文物保護之間探索出一條優化路徑,建立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
在人才培養上,樊錦詩深知敦煌地處偏遠,生存環境艱苦,要留住人才,必須靠事業和情感,所以她與年輕同志打成一片,幫助青年成長成才,確保敦煌事業后繼有人。片中多次展現了樊錦詩同年輕同事之間的交往。比如,美院畢業的學生想要畫出自己的國畫作品,而不是每天面對電腦繪圖,樊錦詩耐心開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使年輕人認識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者首先是一名文物工作者,然后才是藝術工作者。片中還講述了樊錦詩親自下廚烹飪,在家中宴請年輕同事,自掏腰包讓遠在上海的家人郵來咖啡,給繪圖的同事們提神醒腦等事例。這些內容都體現出樊錦詩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從而保障敦煌研究院的可持續發展。
影片不僅表現了樊錦詩一個人的不懈努力,更展示了所有敦煌兒女的堅韌付出。作品一開篇,便將常書鴻、段文杰及其他敦煌研究院同事的群像展示出來。而在表現樊錦詩的工作內容時,她也時常想起前輩們的叮嚀——常書鴻說過,莫高窟是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贍養老人是我們做兒女的天職。正是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敦煌研究院的工作者一代代接續奮斗,無私奉獻,使寶貴的文化遺產得以流傳下來,為中國乃至全世界了解、關注。
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只有靜水流深的深情陪伴;沒有緊張刺激的尋奇探險,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苦奮斗……相較于奇觀性呈現、戲劇性提煉,《吾愛敦煌》在藝術風格上更加注重對考古的真實性、歷史性展現。創作者在后期調色階段,整體采用暖色調,使之與黃沙覆蓋的神秘之地——敦煌的獨特自然風貌相統一。如果說有不足之處,就是該片在洞窟呈現方面距離觀眾的審美期待尚有一定距離。莫高窟共有735個洞窟,很多觀眾希望通過大銀幕看到斑駁石壁上精美絕倫的壁畫,沉浸式感受古代文化藝術的神奇瑰麗。當然,這并不是《吾愛敦煌》一部電影所面臨的問題,而是所有同類題材影視創作都面對的共同難題。近年來,文博考古內容成了影視創作的熱門選題。但這種題材創作難度很大:若選擇非實景拍攝,布景對歷史細節必須細致還原,這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和精力投入;如果選擇實景拍攝,又要以文物保護為前提。從這個角度看,文博考古題材如何進行影視化呈現,還需要文博考古工作者與影視創作者共同探索。而《吾愛敦煌》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契機,一種參考的樣式。希望各方從這部電影出發,繼續努力,為文博考古題材影視創作進行更多創新嘗試,積累更多有益經驗。(作者:許瑩,系《文藝報》藝術評論部編輯、北京評協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